TOP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助17岁少年踏上回家路
2012-02-14 22:41:15 来源: 作者: 【 】 浏览:1807次 评论:0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助17岁少年踏上回家路

昨天是陈亮在上海救助管理站的最后一天

  昨天,农历节气大雪。普陀区府村路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准备秋裤、棉衣。今天,17岁的陈亮(化名)将踏上回家路。

  自2009年6月23日入住救助站,陈亮已在这里度过了近两年半的时光。在这里,陈亮遇到了最好的朋友徐飞——一名被拐的聋哑儿童,他比陈亮住得还要久,超过了5年。也许是因为童年的坎坷经历,即便成了好朋友,陈亮和徐飞彼此都还保存着内心的秘密。直到今年5月底,徐飞向救助站的叔叔袒露心声,陈亮才知道徐飞的真名叫王理想。今年6月8日,王理想被父母接回了老家。 (相关报道见晨报今年6月9日A25版)

  如今,同样的一幕发生在了陈亮身上。他终于向救助站的叔叔敞开了心扉,主动表达了想回家的意愿。徐飞的“开口”,救助站的叔叔们等了5年多;陈亮能讲出实情,他们等了近两年半。如何送这些特殊的孩子回家,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没有绝招,更没有捷径,只有一个最“土”的办法——真心对他们好,给他们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打开紧锁的心扉。

  暖心·用点点滴滴的关怀打开心结

  2011.10.8——第一次透露自己的信息

  “读书的小学叫SHAN XIA小学”

  昨天下午,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忙着整理秋裤、棉衣、棉鞋,还有一个书包、一叠书、两副扑克牌、1盒象棋、1盒五子棋。

  这些东西都是为陈亮准备的。这个浓眉大眼、皮肤白皙的小伙子,坐在椅子上,乐呵呵地看着工作人员。身高已超过1.8米的陈亮刚理了发,乌黑光亮的头发甚至可以和电视里拍洗发水广告的明星相媲美。帮他理发的,是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科的科长魏庆春。

  听到大家的夸奖,陈亮只“呵呵”地笑了一声,沉默寡言,是他留给工作人员的一贯印象。

  “明天(12月8日),你就要回家了,以后会想我们吗?”工作人员李相洋笑着问。“肯定会想的。”陈亮说。“你最想谁?”“小哑巴。”陈亮一下子抬起了头。他说的“小哑巴”就是徐飞,一名被拐的聋哑儿童,在上海市救助站住了5年多,是上海救助站救助时间最长的孩子。工作人员开玩笑说,徐飞是班长,陈亮是副班长。

  徐飞和陈亮同岁,是陈亮最好的朋友。在陈亮看来,徐飞虽然不会说话,但比他聪明多了,象棋、五子棋下得都比他好,斗地主也厉害,乒乓球更不用说。陈亮说,他唯一做得比徐飞好的,就是扳手腕。

  徐飞是2006年3月进入救助站的,当时他又矮又瘦,身上甚至还有被打的痕迹。他不会说话,只在纸上写下了:“徐飞,河南省濮阳人”。根据这些信息,工作人员找了很久,一直没能联系到他的家人。在帮他联系家人的同时,工作人员开始教他下棋、学习写字。

  今年5月底,徐飞突然用纸笔写下了一个陌生的姓名:王理想。再次追问,他终于用手势敞开了心扉:徐飞是个假名字,真名叫王理想,他想回家了。原来,2005年,他被拐骗离开家乡,成了街头的流浪儿,一度被迫向人乞讨。今年6月8日,徐飞被父母接回了老家。

  陈亮说,自己虽然和徐飞是好朋友,但也从未听他提起过真名。徐飞走后,陈亮哭了,一段时间里都表现得闷闷不乐。

  今年10月8日,他最先向保安娄有刚提起,自己以前读书的小学叫“SHANXIA(读音二声)小学”。这一信息,最终为工作人员确定他的家庭住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明天,你就要回家了,以后会想我们吗? ”“肯定会想的。 ”

  ——陈亮与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对话

  “今后有什么打算? ”

  “想学修车。 ”

  “为什么? ”

  “徐飞(已离开救助站回家的好朋友)说,现在修车很赚钱。等我赚了钱,想去看他,他一定会很高兴。 ”

  ——陈亮与晨报记者的对话

  2009.6.23

  ——进入救助站的第一天

  “不管问什么都不回答,你问得多了,他就生气,红着脸说,再问我就不吃饭了。 ”

  救助站的郭驹清晰地记得,陈亮是2009年6月23日来到救助站的。当时,不管问什么他都不回答,而且非常抗拒。

  “你问得多了,他就生气,红着脸,说再问我就不吃饭了。”郭驹说,他是真的不吃饭,能连续两顿都不吃。工作人员怕他饿着,就不再问他,而是反复把饭菜热好,坐在床边等着他消气。他看到大家这样对他,会不好意思地说声“谢谢”,端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下去。

  相处久了,大家发现,陈亮一直话不多,有时电视开着,他坐在电视前只是发呆。有时,陈亮看起来忧心忡忡。大家也觉得,这个孩子有心结,解开这个结估计需要等很久。

  在后来的日子里,大家都很照顾陈亮,冷了帮他加被,知道他在长身体,都会帮他多盛些饭菜。

  不仅在生活上照顾他,工作人员还教他识字,督促他锻炼身体。

  陈亮喜欢看电视,尤其喜欢看武侠片。工作人员问他,能不能读出屏幕下方的那些字,陈亮笑着摇摇头说:“好多字不认识。”

  于是,工作人员闲暇时就开始教陈亮写字,帮他补习文化,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怎么写,怎么读。慢慢的,陈亮看电视看宣传片时,遇到不懂不会的,会主动去问两个叔叔。他们还经常带陈亮去健身房锻炼,一起下棋。

  大家的耐心与爱心终于打开了陈亮的心结,道出了“SHANXIA”这个地名。

  寻亲·遍查叫“SHAN XIA”的小学

  2011.12.8——回家

  “SHAN XIA”在哪里?

  10月8日的一声“SHANXIA”,是陈亮第一次透露关于家乡的信息。据他回忆,上五年级时,有一次他偷了老师100元钱,花了20多元买东西给同学吃,后来被老师发现了。家人知道后,好好教训了他一次。叛逆的他当时选择了离家出走,后来跟着一个马戏团走南闯北。在马戏团,他平时主要负责帮着整理道具,马戏团管吃管住。但后来,马戏团可能是担心带着个陌生孩子被民警盘问,就把他“丢”在了浙江。此后,陈亮跟着别人稀里糊涂地来了上海。

  回忆起自己的家乡,陈亮只记得有山有水,再往前走就是大海……仅此而已。因为离家太久,陈亮的普通话里几乎听不出有口音,但他又写不出究竟是三峡、三门峡、还是山霞?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开始在网上查找与“SHANXIA”有关的地名,他们还特地翻出一本全国乡镇地名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工作人员先是查询了所有与“三峡”有关的小学,逐一打电话询问、确认,最终排除了三峡。接下来,三门峡也被排除了。

  由于陈亮曾说起过,自己有在浙江流浪的经历,工作人员又查找了浙江与三峡、小三峡有关的地名。终于,他们查到一所小学的名字中有“三峡”两个字,但打电话过去确认后,也将其排除了。

  联想到有山、有海,工作人员又把主要排摸方向放在了福建省,最终发现福建惠安县有个山霞镇。山霞镇中心小学的薛老师在查阅资料后证实,山霞村确实有个叫陈亮的孩子,小学五年级没毕业就离开学校,失踪了。

  然而,因为陈亮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无法核实一些关键信息。于是,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郭驹和司长军乘火车、换汽车,直接赶到了福建惠安山霞村。

  陈亮父母都不在家,郭驹找到了陈亮的叔叔和堂叔公(陈亮父亲的叔叔)等人,大家都从郭驹带过去的照片上认出了陈亮。

  经过沟通,今天,上海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会带陈亮回福建,他的父亲将到救助站来接他。

  昨天,说起今后的打算,陈亮说,他的想法跟徐飞一样,想学修车。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学修车?他回答:“徐飞说,现在修车很赚钱。”他还说,等自己赚了钱,想去看徐飞,相信徐飞一定会很高兴。

  记者 赵磊 倪冬   摄影 杨眉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上海市 救助 管理 少年 踏上 回家
上一篇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因灾损失达3000.. 下一篇中国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培训及演练..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