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好人云南大山深处探亲带去善款物资关怀
今年年初,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信件飘然而至。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件,而是一封字字见情的“寻人启事”。寄信人是一位一直致力爱心助学事业的云南女孩郭子艳,她要寻找的是一名叫“江风”的如皋女子。在众人寻找下,如皋农村商业银行丁堰支行普通员工姜峰走进大家的视线。姜峰就是郭子艳苦寻的如皋好心人“江风”。多年来,姜峰一直默默捐助云南山区的贫困儿童、孤寡老人,还为当地修路出了一笔钱。今年高考,她资助的贫困学子有6人考上了大学。8月29日至9月11日,“江风”时隔7年后再次走进云南,踏上“访亲”之旅,足迹涉及昆明、普洱、大理的12所山区学校,为山里娃带去善款、物资以及大家的问候与关爱。
昆明市区,一次“陌生人”的聚餐
当年,姜峰曾在信中许下诺言:“只要你们考上大学,我就会来到云南,为你们庆祝,发奖学金。”她没有食言。今年高考,姜峰资助的40多名山区学生中有6人考上了大学。
9月1日晚,昆明市区一家餐馆内,姜峰、郭子艳和这6名山区走出的大学生们,围坐在一张餐桌旁。这次聚餐,是姜峰专门为孩子们设的“升学宴”。席间坐定,6个孩子看起来很拘谨,虽然知道眼前的姜峰,就是每年为他们捐赠学费的好心人,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有些放不开。姜峰招呼孩子们边吃边聊。慢慢地,孩子们也敞开心扉,围着这位和善的阿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贫困生杨航的家位于景东县一个偏远而落后的山村,父母以种地为生,收入不高。跟多数山里孩子一样,靠山吃饭,杨航一次次徘徊在辍学边缘。2011年,天生就不服输的杨航考上了云南省景东县一中。面对无力支付的学费,杨航的父亲甚至咆哮着对女儿说:“一个女娃娃,念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嫁人。”就在杨航绝望时,姜峰为她汇去助学金,一直持续至今。今年,杨航以604分的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起初,我们六个人互不相识,如今因为姜峰阿姨走到了一起。”杨航说,在她心里,姜峰就像妈妈一样,而其他受助学子就像是兄弟姐妹。在这个家庭中,她感到很温暖。
深山“走亲戚”,每一步都不容易
海拔3300多米的无量山,位于云南省景东县西部,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姜峰资助的一部分孩子,就在这座林深云密的大山深处,一个名叫曼等乡扎结村小丙拐组的村落里。在姜峰看来,她资助的每个孩子都是亲人。此行云南,更像是一次“走亲戚”。
9月7日上午8点半,姜峰一行在山脚集合出发。入山之路蜿蜒盘曲。5小时车程后,大家被告知,盘山公路通车里程有限,去往曼等乡扎结村小丙拐组还需步行。卸下沉重的行李,背起随身装备,换上登山雨靴,徒步进发。一路上,山路湿滑,患有高血压的姜峰,一路上脸色苍白。“说心里话,想到马上要见到孩子们,就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一路走走歇歇,终于在当天下午3时许到达小丙拐组。
站在山头望去,一条“Z”字形的山路上,不时有拖拉机、摩托车通过。郭子艳说,这是村里目前唯一开通的泥土路,全长8公里,是乡亲们外出卖粮食、草药的唯一“大路”。“当初要不是姜峰姐的1万多元捐助,这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呢。”
得知帮孩子们上学、帮乡亲们修路的恩人来了,淳朴的乡亲们自发走到村口去迎接,还有不少老乡走了几小时山路,扛来自家的“烤酒”、山羊、山鸡……组长家门口,更是支起大灶,全村人都跑来帮忙,粗瓷大碗里,盛满的是心意。老乡们说,平日里,只有过年和结婚才是这阵势。
跋涉“家访”,受助学子扑入“妈妈”怀抱
当天短暂的休憩后,姜峰准备去孩子家里看看。“要不就去陈菊家吧,就在不远处。”顺着郭子艳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在几百米外,有一间土黄色的平房,那就是陈菊的家。
房子看似“近在眼前”,可真正迈开步子才发现前路漫漫。爬坡上坎,半米宽不到的山路,紧挨着的是深深的田埂,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倒田埂里去。深山老林里,泉水叮咚,莺声燕语……美景从眼前掠过,但大家根本无暇顾及,保存体力,尽快到达陈菊家,才是姜峰最大的心愿。
花了1个多小时,大家终于来到这座靠山而建的房子前。四处透风,墙壁是泥土砌成的,屋顶的茅草随风摇摆。一名年逾六十的老人在家。见到有陌生人到访,满脸诧异。待郭子艳说明来意后,老人恍然大悟,热情地邀请大家进屋里坐。这是一间狭窄而昏暗的小屋,没有家具、没有电器,家里仅有的两张板凳,还有一张是三条腿。
陈菊今年14岁,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分开过日子,去年办理离婚后,更是将她抛给了老人。陈菊要洗衣做饭,要割草喂猪喂鸡,要剥核桃换钱,要拿膝盖当书桌,还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前段时间,陈菊走山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到县城看病花了1000多元,这相当于陈菊家大半年的收入。为此,她自责了好久。“乖孩子,别怕。从今往后,你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说,我会呵护你。”姜峰摸着孩子的头发,细语道。久违的母爱拂面而至,陈菊扑入姜峰怀中,抽泣不止。
13天,“信差”每天都在感动与被感动
在云南的短短13天时间,姜峰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昆明、普洱、大理三地的12所学校。一路上,她不仅将好心人捐助的善款、物资、爱心书包分发到位,还自掏腰包,捐助了不少孩子。在学校、在孩子们中间,姜峰总会把网友们对孩子的鼓励念给大家听,告诉他们,在大山之外、长江之畔,有好多热心的叔叔阿姨在关注他们的成长。受到姜峰的感召,同行的如皋文广集团的媒体同行也慷慨解囊,分别结对认领了一名贫困学子,资助对方直到大学毕业。
在云南的这些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孩子来到他们居住的宾馆,有的来寻求资助,有的来面谢恩人。“有几个孩子背了好几袋新鲜核桃送来。看着他们小小的个子,清澈的眼神,真是每一天都被感动着。”婉拒孩子们的好意,姜峰将孩子们的求助信息一一记录在案。
从云南回来后,姜峰因为高原反应感染的疱疹还没全部褪去,她却一刻都没歇着,白天处理工作上的事务,晚上挑灯,将好心人捐助的孩子的资料、相片、孩子留给资助人的话整理好。
她说,自己只是一个“信差”,最有爱心、最可爱的人,是一直支撑她走下去的好心人,“你们才是真正的天使,我爱你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