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有些无力的午后,我与宿迁市迅哥有约社工中心施老师一同走在入户社会调查的路上。老旧的街巷,墙壁上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如我们即将探访的阿岩家的故事。
走进阿岩家,逼仄昏暗的空间里,家具陈旧而凌乱,每一样摆设都透着生活的窘迫。阿岩的母亲,那位面色蜡黄、身形消瘦的湖南女人,坐在床边,时不时发出几声无力的咳嗽,疾病如影随形,早已将她的精气神消磨殆尽。阿岩的父亲,年逾四十才有了阿岩,此刻满脸疲惫,刚从纺织厂下班回来,身上还带着未散尽的棉絮,微薄的薪水是这个家唯一的支柱,艰难地撑起这摇摇欲坠的一方天地。家里还有阿岩同母异父的哥哥,沉默地坐在角落里,眼神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忧虑。

返程途中,我和施老师的心情格外沉重,相顾无言。脚下的路仿佛变得漫长而崎岖,脑海中不断浮现阿岩家的一幕幕场景。
阿岩,一个在命运泥沼中挣扎的孩子。技校的校园生活还未满一年,他便在家庭困境、内心迷茫的双重压力下选择辍学。离开校园后,失去方向的他,像无根的浮萍,逐渐漂向了社会边缘。那些不良朋辈的引诱,如同黑暗中的魔手,将他一步步拖入深渊。从偶尔的小错,到在歧途上越走越远,最终,一次盗窃行为让他被公安机关抓获,人生陷入了至暗时刻。
好在,他被移送至宿迁市迅哥有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启为期两个月的帮教矫治。而我和施老师,也因这次调查与他的人生轨迹有了交集。望着前路,我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阿岩境遇的深切同情,又有一丝坚定悄然萌生。这一场相遇,或许不只是偶然,更是一份责任的起始。我们虽力量微薄,但也愿在阿岩这布满阴霾的天空中,努力为他撕开一道透光的缝隙,让他有机会重新拥抱阳光,走向新生之路,期待在未来与蜕变后的他再次相逢。(作者:周帅 编辑:陈逸君 审核:陆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