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莹
“姐姐等着我们再回北京来”。这是去年玉树的孩子们到北京参加夏令营,跟姜莹做的约定。今年3月,姜莹正式入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拿到了她作为公益领域专职人员的第一份工资。在此之前,她放弃自己原有的工作飞赴云南进行专业的公益培训,将公益当成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2005年,姜莹在法国留学,那里的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在一年之内必须参与一次公益活动,为了完成学业,她被迫参与了人生的第一份志愿工作——加泰罗尼亚语保护,这是她第一次了解公益组织的存在,这让她很感兴趣。而对于姜莹来说,“志愿者”这个词其实还很陌生,看书、参与活动都不能让她完全走进志愿者的世界,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她觉得自己仅能靠一腔热情,是不能持续、独立地完成一项公益活动的。2008年5月,回国后的姜莹决定放弃自己法语老师的工作,到云南的一家志愿者培训机构学习有关公益项目管理的专业课程,除了理论学习外,还要去贫困山区的项目地进行实践操作。由于此前有过教学经验,她很快将自己的领域设定在教育方面,负责幼儿班项目的管理运作。
在云南玉溪的山村里,姜莹看到很多年幼的孩子,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不得不寸步不离地跟在老人身边,再加上交通不便,他们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村子,也很少见到陌生人。她还记得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见到他们时,藏在奶奶身后,用大大的眼睛惊慌地看着他们,一句话都不说。在村子里的几天,姜莹和村委会沟通,用仅有的材料为村子里的孩子们布置了一间幼儿教室,挑选了一个受过高中教育的老师,并告诉她如何去和这些学龄前的孩子们沟通,教授他们学习普通话和简单的计算、音乐与画画。通过努力,参与过幼儿班培训的孩子们明显更容易接受小学的课程,再见到陌生人后,也不会怯怯地躲在家长后面。
“我只是觉得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有一点改变,更好地生活,我就很知足、很快乐”。也许就是那些微小的改变,让姜莹从此把从事公益活动当成了自己终生的事业。
去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姜莹来到当地的一家公益组织负责灾后重建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她在玉树结古镇停留了很久,在与当地人聊天时,她才了解到临近的囊谦县同样遭受了地震的重创,资源却比结古镇少很多。她当即决定,到囊谦县下面的几个乡里的学校去做调查。当地的学校几乎都是砖房,地震后,学生宿舍和教室都已经被政府定为三级危房,由于不敢在教室内上课,老师拿了一块小黑板立在教室外,孩子们就都趴在草坪上,跟着老师念着课文。姜莹看到后,很快做了项目书,把当地真实的情况反馈给基金会,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在代表孩子们说话。
长时间在青海生活,几乎没法正常休息,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但即便这样,得知有机会带玉树的孩子们到北京参加夏令营,姜莹把自己也当成了异乡人,和孩子们一起享受了这段难得的时光。她和孩子们每天一同感受这个城市,一起了解、一同观察生活,孩子们每天都会问“姐姐累不累”,会说“姐姐你辛苦了”,还有无数次的“谢谢姐姐”,每次听到这些,姜莹就觉得自己做得太少。“分别前,在北京西客站,每一个孩子跑过来和我拥抱,一个小姑娘把自己随身带的手链套在了我的手上,然后转身自己抹眼泪,什么也没说。”姜莹很少在公益活动中掺杂自己的情感,她担心做项目书时,没法客观评判当地的实际情况。但是这一次,姜莹落泪了。孩子们挥着手跟姜莹说:“姐姐在北京等着我们回来。”
今年3月,姜莹正式入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有了此前长时间的志愿者经历,对于项目选择和规划上,她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路,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是她最大的心愿。
本报记者侯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