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城市规划的大四学生张念伟曾不止一次在脑海中描绘过理想中的村庄规划图:小楼林立,道路笔直,四周绿意盎然……
令张念伟意外的是,他居然真的将这样一幅想象中的图景搬到了村庄规划的图纸上。张念伟是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生规划小组中的一员,他所就读的学校已连续7年坚持开展义务编制村庄规划活动,参与师生500余人次。据统计,7年间,他们累计完成编制项目46项,为60余个乡村义务编制规划,为地方政府节约资金200余万元。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7%,进程仍在不断加快;但乡镇规划却较为滞后,人才匮乏极大影响了其发展进程,这就急需专业规划力量的充实。”规划团队指导老师刘一光副教授说。
在校团委书记陈伟看来,“同学们结合所学专业,通过义务编制完成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不仅能够服务新农村建设,同时拓展了专业实践平台,让青春在担当中更为厚重”。
苛刻的遴选机制是热心报名的学生首先要面对的。该活动采取项目申报制,通过申报、答辩、评审等环节选择最佳团队参与项目,有着严格的项目化管理流程。经过校团委的组织和协调,学有所长的大学生将实践课堂搬进了规划滞后、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村庄,利用假期为当地村民义务完成了一个个远景规划。
7年间,刘一光已记不清他的学生在不同村庄里打过多少次地铺。除了地铺,学生住过的地方还有村委办公室、养老院等。“我们所做的,就是希望用专业知识覆盖那些缺乏规划资金的村庄”,刘一光介绍,这样的村庄往往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这显然成为大学生们下乡遇到的首要难题。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前往山东济宁参与编制村庄规划活动的张念伟和其他小组成员,便是在小学教室里打地铺完成了初期调研,令张念伟难忘的是,“头一天晚上,大家就被一种不知名的虫子咬得全身痛痒”。
学生们还要跟村民解释“什么是村庄规划”,以及学会和村民沟通。
“规划就是拆迁盖小楼房”、“规划有什么用?反正也实行不了”……初入农户,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张念伟只得硬着头皮一遍遍跟村民解释:“我们义务做规划,是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渐渐地,村民们愿意听了,也听进去不少,隔三差五为自己做饭的学生们送来蔬菜和馒头。
有时走在路上,拿着花生的村民碰到张念伟,会拉着他坐下,边吃边拉家常。张念伟也学会主动抱村民的小孩,和不少村民成了朋友,他坦言,“这种沟通是课堂上根本无法学到的”。
然而,在这些民风淳朴的村庄里,规划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建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尤月观察到,村庄里的道路一般是自然形成的,比较杂乱,基础设施落后,垃圾随处乱倒。“我们的规划就是要让村民住得舒服,提倡宜居环境和自然的有机结合”尤月说。
刘一光介绍,在设计阶段,规划小组首先要经过两轮草图的修改,与村民交流后进行修改,最后经村民同意,经专家评审论证通过,方被采纳。
尊重当地民俗和村民意愿是学生们义务编制规划所秉持的原则。在学生们的规划图纸上不难看到垃圾倾倒处、污水处理站,甚至猪圈、鱼塘、农具存放处等的相应位置。
学生们的努力得到回报。一封封感谢信纷至沓来。2009年,学生们为费县探沂镇丰厚庄村重点设计的村民公寓,目前已建成入住,其低碳节能和舒适性备受称赞。在村民看来,这些年轻人在用心为他们绘出最美的村庄。
对乡土文化的调研始终穿插于其中,成为学生们义务编制规划活动的重要部分。7年间,学生们关注过湿地资源,也关注过威海荣成地区现存的为数不多的海草民居。这些外观拙朴的民居,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已有上百年历史,濒临消失。学生们用大量数据和图纸完成了海草民居及其文化的资料整理,被当地政府称为“海草民居的图书馆”。
如今,在这所学校,村镇规划甚至进入教学计划。为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筑学院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计划中,采用真题实做形式,让学生分组完成镇域规划设计任务,最终形成科学可行的方案提供给当地政府。
经过7年实践,目前该项活动的运作已更为规范,体系更为完善。陈伟表示,这项被该校师生视作“公益事业”的活动还将继续坚持下去。(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