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的《南方周末》以《倒卖学生工:职校成了中介公司》为题,报道了成都富士康公司大量使用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工的事件。
富士康作为苹果、惠普等名牌电子产品的代工王国,在中国大陆有超过100万的员工。去年的跳楼事件加上沿海地区用工成本的快速增加,促使它加快了向内地战略转移的步伐。就在各地政府纷纷争抢富士康投资的同时,富士康也在各地加紧抢夺这些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一项调查称,深圳富士康许多生产线上的学生工比例约占30%,而重庆、成都富士康的学生工比例远超深圳。
有媒体在2010年初曾报道,河南教育厅发文号召中职学生去富士康实习,《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赴富士康科技集团顶岗实习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曾明确,以二年级学生为主进行顶岗实习,按计划进行组织、输送。《法制日报》更报道了山西某职业学校入学只有十来天的学生,便被以勤工俭学为名义,进入企业实习,这些14、15岁的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童工。
原因:用工荒局面下 “学生工”优势凸显
2008年年底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好转之后,各地出现用工荒局面,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人口红利”时代结束,“刘易斯拐点”逼近,各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面临严重的招工困难。在此局面下,不少企业将招工对象对准了学生工,职业学校里有大批稳定且工资低廉的学生工,又有老师协助监管,成为了受企业青睐的劳动力输出渠道。
对企业来讲,除了工资低廉外,学生工的其他成本也很低:实习不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也可省去大笔参加社会保险的费用;即使发生劳动争议,也属于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管空白地带;如果学生工发生工伤,赔偿问题要么只能纠缠于是否属于劳动关系,要么就完全没有。
影响:被绑架的并不仅仅是学生工
中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需要大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这就是社会赋予职业学校的使命和任务。许多学生也因此而看到了学习的前景,这些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怀揣着学习一门专业技术的梦想,进入学制三年的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在交纳大约4000-5000元学费后,他们获得的却只是简单的职业培训和漫长的顶岗实习。
中国政府从2006年开始大量鼓励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2010年民办职业学校占职业学校的比例已上升到28.2%。盲目的扩张,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监管缺失,学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职业学校逐渐成为了向企业输送廉价劳动力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以收取实习管理费的名义从学生身上赚取利润,电子相关专业尤甚。
学生实习,本是为了更好地熟悉专业技能,提高实践水平,增长社会经验,而现实情况却是越来越多的实习生成为了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当三年的“学习”结束后,他们发现,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工资水平与当年没上技校的初中同学一样:低级而低廉。
一直以来,经济发展都在我们国家居于第一要位的,然而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什么?按照印度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观点,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更大程度的发展自由。对于学生工而言:低质量的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入校一年即开始的实习、高强度、低技术、缺乏劳动关系保护的工作,虽然短期内能够满足补贴家用的愿望,但从长期却造成了学生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可行能力”的剥夺。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大量投资的努力化为泡沫,也许,被绑架的并不仅仅是学生工以及职业学校,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SRI月刊29期
作者:陈继艳 社会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联系邮箱:chenjiyan51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