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不可怕,认识不到造成“血荒”的原因才真正可怕。只有千方百计拓宽社会信任的基础,“血荒”方有可能逐渐缓解。
最近,北京又开始闹起“血荒”。因供血紧张,一些可以择期的手术相应被推迟。
造成这次“血荒”的原因,北京市血液中心认为,是今年入夏以来的连日降雨和“郭美美”信任危机事件。今年上半年,献血人数同比下降了3.64%,献血量下降了5.16%,7月、8月的下降更为明显,超过了10%以上。
“血荒”的第一个原因属于“季节性原因”,每年遇到天气多变、学生放假、农民工回乡,都会周期性地影响到采血量;第二个原因则有点令人纠结:因为血液中心确实和“郭美美事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郭美美事件”尽管影响到了红十字会的声誉,但捐款和无偿献血毕竟是两回事,倘若说捐款尚需公开透明、重建信任,但就献血而言,血站和医疗卫生部门已经作出过解释,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没有太多可指摘的地方。
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现在北京的“血荒”真实呈现了信任匮乏的恶果,很多无辜的人因此受到牵连。当此之时,社会各方或许都应该反思,我们该如何走出信任危机的恶性循环?
很多人往往因为不信任,担心爱心被滥用,于是选择不去献血。这么做可能很“解气”,会让一些机构受到民意的“惩罚”,但是,也必然会伤及无辜。显然,这不是一个成熟社会应该的选择。
民众的不信任投票固然有一些非理性的成分,但是,有些机构确实也伤了民众的心。对于很多民众来说,在信任不足的情况下,献血还是不献血,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然而,“血荒”的现实又非常急迫,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必将陷入一种“负帕累托”的境地,意味着人人利益受损。当然,谁也无法强迫任何人做出选择,这个问题或许要交给每个人的“良心”作答。
不过,要走出信任困局,一方面要引导民众更理性,但公权力和公益机构的责任无疑更大。社会信任的基础被削弱,与相关机构以及人员的作为有着极大的关系。而重建公信,公权力和公益机构惟有以充分的公开和透明,释放更多的诚意。所以,各地的血液中心除了着力于献血应急机制的建立,更要着力于公信的塑造。
用血制度、血液中心运行信息的公开,能够消除民众心头的疑虑。而且,每遇血荒,公务人员如能真正成为志愿献血的主流人群,也是恢复公信指数的捷径。“血荒”的背后有季节性因素,如学生放假、农民工回乡,但是,守职尽责的公务人员们是不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这个群体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应带头“无偿献血”。换言之,重建信任,不妨从公职人员开始。
“血荒”不可怕,认识不到造成“血荒”的原因才真正可怕。现在,大家看到了,失信的结果对所有人都不利,也会同时知道只有千方百计增进社会互信,“血荒”以及所有的公益事业危机方可缓解;而在“血荒”等具体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其实也为增进社会互信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