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理事长、第一财经“头脑风暴”主持人袁岳
目前的我国社会,政府成为公共事务的垄断者,公共管理等同于党政管理,但是由于公权力的自然特性,在处理重大、划一与资源规模配置的事务上,这一模式尤显优势;但对于多元多样、群体差异大、两难性社会问题,传统的党政处理模式优势并不明显。未来在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中,公共事务的最佳解决方式,应逐渐转变为党政处置依然处在核心位置上,但大量的复杂争议与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社会事务需要由多种多样的公益组织来担负。问题是,我们现在有那么强的公益组织来承担这样的工作么?
如果站在区域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上,目前的公益组织发展可以考虑四个重要的方向:一是在鼓励公益组织发展方面形成明确而具体的地方性政策,并在无主管与放宽登记标准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二是着力鼓励本地区的青年介入社会公益,让青年在寻找与体会社会贡献方面找到自己的着力点,而不是沉迷于做网络愤青,这也为本地区公益发育解决根本的人才制约问题;三是加大引进外地公益组织的力度,像工商业领域的招商引资那样鼓励外地公益组织的进入,为本地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就近的样本与经验借鉴;四是大力发展本地公益创业与公益创投,把政府引导的公益基金与鼓励本地社会组织成立的公益基金会形成合力,大力鼓励服务社区与各类社会服务的公益操作组织的诞生。如此,形成一个地方公益发展的气氛与大环境,组织创新人才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基础。在这方面,上海、深圳、成都已经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
公益组织的发展代表公益工作的专门化、社会服务人才的丰富化与社会管理机制的多元化,公益组织既是社会的中介型柔性服务机构,也是在某一领域以解决问题与提供社会支持为特色的机构,它们往往能大大加强社会成员在解决问题时的参与度与志愿服务精神,它们也大大柔化了社会服务领域的官本位与凡事找政府,出事骂政府的样式。只有在公益组织大发展的情况下,社会矛盾化解与缓和才有了更多的选项,民众的自我服务与自我支持才有了更为丰富的平台,而且公益组织本身还能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与经济活动,也为一个地方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值得重视的是,人们中本来就有一个相当比例的人群是有社会服务精神的人,公益组织的发展也为他们提供了公务员之外的可行的服务选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