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议论要对接中国实际
在带薪休假成画饼时,就请别把它计入休息日;在我们处于特殊发展阶段时,就请别简单“与国际接轨”。
关于节假日,公众的感受可谓最真实,也最有说服力。一些奇葩式的说辞,之所以激起公众强烈反弹,就在于它们无视中国实际,与公众的实际感受和需要相距甚远。
有一个消息称,中国节假日总量超英美,居全球第33位。这原来说的是法定节假日,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法定节假日平均为11.7天,而我国算来有11天。这样的排位没有错,但有意义吗?一年365天,仅仅去简单类比法定节假日,意义不大。
此前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倒是算出了全年的休假日,居然就得出了“干两天就休一天”的神奇结论。原来他算出11天的法定节假日,加上104天的法定双休日,然后再加上并未普及的带薪休假平均10天。
无论哪一种说辞,都是拧着来,想以偏概全地说服公众,难怪要被公众吐槽。
说来说去,所有的焦点其实都集中在带薪休假问题上。一年算下来,人们休假时间的多寡,各国休假长短的排名,都取决于这个关键变量。在很多国家,带薪休假可谓雷打不动,人们每每说起,都艳羡于人家的休假文化。为什么会羡慕嫉妒恨呢?就在于我们的带薪休假说得都挺好,但在实践中根本不兑现。那么,对于这样一个画饼式的东西,能算得真吗?能作为一个事实存在来引入我们的议论吗?
当然不能。
这些年,社会各方都在呼吁落实带薪休假,但现实情况却是根本没法落实。那又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或者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叫发展转型期,或者叫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无论怎么叫,说的是企业也好事业单位也罢,都像一匹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加速发展,在拼命创造。在这种全速前进的时代背景下,谁想落实带薪休假?谁想慢下来,让工作的人们更多一点休息?
而在另一方面,越是在这种阶段,社会生活的节奏紧张,工作强度很大,弦绷得非常紧,人们就越是盼望多休息。实践也是这样,只有休息好,才有更好的精力去工作。因而,真要与其他国家相比,考虑到我们这种特殊阶段,节假日应该更多才对。
这也是人们对国家节假日的充裕有更多期待的原因所在。当社会节奏高度紧张,人们就希望有更多休息日;当带薪休假仅仅沦为听上去很美的空头支票,而且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全面落实时,社会公众就期待国家通过法定的安排,强制性赋予人们更多休息的权利。
因此,在带薪休假成画饼时,就请别把它计入休息日;在我们处于特殊发展阶段时,就请别简单“与国际接轨”。节假日安排如果不能对接我们的基本国情与实际、对接社会公众的基本感受,就请别自欺欺人。(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 凌霄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