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公仆情结”是社会文明之基石
2014-01-08 07:35:19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27次 评论:0

“公仆情结”是社会文明基石

   长篇通讯《习近平在正定》(2014年1月2日《河北日报》刊出),因了它的内容详实、文笔清新、高屋建瓴,亲切自然,理所当然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很大的反响。
 32年前,1982年春,习近平同志自动放弃在中央军委的机关工作,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他“平民情怀”鲜明,人称“平民书记”;他骑自行车深入民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住陋室,坐炕头,唠家常,交朋友;他大搞改革兴县,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文化兴县;他为了人才,广发《招贤榜》,还到家属院大声吆喝;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锐意改革进取,勇敢提出“大包干”试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他热情支持《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拍摄,通过“荣国府”景区带动了正定的旅游发展;他狠抓教育事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后来离开正定到浙江、福建、上海任职,仍然念念不忘正定这个小地方的事业和人民……
 一滴水映见太阳,习近平的正定实践反映了一种什么“情结”?
 我认为是一种鲜明的“公仆情结”。
 2007年习近平同志出任上海市委书记,在履新感言中说“当好学生,当好公仆,带好队伍”。2012年他在中央党校又强调“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
 “公仆情结”——干部修养之源
 “做人民的公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条根本原则。
毛泽东曾经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论述过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一个干部,特别是担负领导责任的干部,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但是,九九归一,修养的源头、根本在哪里?
 答案应当是要具有一种鲜明的“公仆情结”。
 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曾经、正在和必将涌现出许多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如焦裕禄、孔繁森、刘金国、郑培民、杨善洲,等等,他们秉承着“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文化精髓美德,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们坚持“天下为公”,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为国为民,奋斗不息,建功立业,一身正气,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
 这是共产党人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和胜利的基本保证。
 “干部修养”,决非可有可无,而是极其重要。而“公仆情结”则又是干部修养的重中之重。有了“公仆情结”,强化了“公仆情结”,把“公仆情结”融化到血液里行动中,我们的干部就一定能够战胜许多外来的诱惑和侵蚀,而立于不败之地。
 “公仆情结”——政治工作之本
 当1871年巴黎公社的伟大实践出现的时候,马克思进行了科学总结指出:“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那里夺取过来,交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明确指出:要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干部“公仆情结”之有无,之强弱,总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反映出来。政治工作,政府事务,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离开了这个根本点,所谓政治工作、政府事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没有了依附,没有了意义。
 我曾经在一个县里,听到过这样的对话——
农民问有关的执法干部:“俺们的事情咋样了?”
 干部答:“正办哩。”
 问:“都一年半了!啥时结束呢?”
 答:“有开头没有结束!”
 请问:如果这不算奇谈怪论,天底下还有奇谈怪论吗?听着如此应付群众的粗暴无理的话,你没有办法不感受到我们一些干部“公仆情结”之欠缺乃至丧失,已经到了何等程度!
 这种群众有事不认真踏实耐心细致去办,而是不热心,不用功,吊儿郎当,敷衍塞责,推三阻四,久拖不决,总之就是糊弄。恐怕应该说并非个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坏现象?我看根本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有的干部缺少甚至没有了“公仆情结”,他们数典忘祖,把自己应有的“公仆”身份完全错误地当成了“老爷”身份了!
 近年有个小品段子反问说 :“往上数三代,哪个不是农民?” 引得全场掌声。这从一定意义上,也是提醒我们的干部不要忘了农民,不要忘了自己的“根”,不要丢了“公仆情结”。
 “公仆情结”——社会文明之基
 一个人,一个干部的文明习惯、文明表现,是这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处事观的反映。习近平同志一贯谦虚谨慎,文明重礼,落落大方,襟怀坦荡,平易近人,尊老爱幼、是他“公仆情结”的组成部分。。
 从根本意义上讲,各级干部担负着“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一个地方搞得怎么样,风气好不好,进步还是落后,文明还是野蛮,看干部的精神状态,就可以八九不离十。
干部有了“公仆情结”,就能够公平正派,兢兢业业,谨言慎行,扎扎实实;这样的干部就一定能够把他治辖的地方管理得井井有条,政通人和,那里就必定能够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百业兴旺。
 反之,身为干部,淡薄甚至失去了“公仆情结”,他们就会站到人民大众的对立面上去,就会做出许多危害人民、国家利益的坏事,而上行下效,沆瀣一气,就会把一个地方的风气带得很坏。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被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严重,一些干部品德恶劣,飞扬跋扈,腐化堕落,行为丑陋,搞得他们所在地方社会乌烟瘴气,是沉痛的教训。而一个时间以来,苍蝇、老虎一齐打,已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自信心和不可动摇的坚强决心,已经出现了焕然一新、生动喜人的社会政治气象。
 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干部,自觉保持了鲜明的“公仆情结”,就不可能在政治上犯迷糊,在思想上走邪路,就不可能忘乎所以,胡作非为,不可能手脚不净,贪污犯罪(政治上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贪污的。——列宁语)。而且“公仆情结”的保持和强化,就一定能够促使我们的干部队伍,用自己的高风亮节、清风正气,有力地抵制住社会上歪风邪气的侵蚀,有力地引领和带动整个地方、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设,使得文明、和谐、繁荣、进步、美好的理想境界成为强大的主旋律。
 我们事业胜利的保证,我们“中国梦”的逐步变成现实,希望在此!(储瑞耕)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年味儿淡了,还是自己的心淡了 下一篇建好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