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感慨年味淡 不如经营好"新"民俗
春节将至,“年味是否越来越淡”势必又将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源于传统民俗的式微。浓浓的感情越来越淡,快餐式的人情却越来越多,就连助兴的鞭炮也由于环境压力越来越少见了。自表象观之,年味似乎真的变淡了?年味淡不淡不应以开展了几项民俗活动为任务式的衡量标准,老一辈之所以能有个热闹欢愉的新年是由于形成了符合当时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生活风俗,当代的我们应拿出发展的眼光,淘汰或改造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落后民俗,形成融入当代生活特色的新民俗供后人传承与规范。
事实上,民俗并非一成不变,变异性是它的属性之一。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了变化。春节发展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经历各个朝代的丰富繁衍,春节逐渐成为包含众多民俗的文化大节,几乎所有的民俗诞生于当时的农业生产生活。从腊八粥、小年祭灶神、备年货、除夕年夜饭、正月拜大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无一不附着明显的农业文明色彩。春节在农业社会的两个最大特点:一个是在时节进入冬季、春耕尚未开始,这一段时间,显得比较清闲,可以说春节是对一年到头繁重体力劳动的一种解脱,由此人们十分享受这样的时光;其二是春节可以享用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可以多一些吃喝,添一些衣裳,因此它是对农业社会导致贫困的一种补偿,表达了人们对物质满足的基本意愿,幸福也看起来很简单。进入工业时代,物质极大丰富,绝大部分家庭可以说是吃穿不愁,过年最重要的不再是吃吃喝喝,这也似乎让过去简单易得的幸福变得难以捉摸,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且由于工业社会的环境压力,鞭炮似也越走越远,禁放呼声四起,春节也没有过去那般热闹。
有旧民俗远去,也有新民俗的兴起,年味越来越淡不应归咎于传统民俗的式微。当代人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较之于过去有着巨大的差异,不可能完全意义上地区沿袭旧传统。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而今“新桃”何在?取而代之春联成了过年“必备良品”,倒也没人觉得有何不不适。春节是中国百姓的狂欢节日,它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正是这个节日千百年来生生不 息的重要原因。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也是春节最重要的情怀,这一核心内涵从未改变,过好传统节日需要我们每一个自发的参与,用心经营,而不是作为一个指指点点的旁观者。如今通讯工具高度发达,“低头族”越来越多,与亲人朋友的交流越来越少,这与春节的人文内涵是冲突的。
用心参与与经营,守住春节的亲情核心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形式适应我们当代人生活习惯的新民俗,让春节在“形”与“神”在时代的发展的同时也能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也许你会发现,春节又是那个浓情的春节。(王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