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须尊重和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改善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满足群众什么样的诉求,如何满足群众诉求,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核心、最重要、最现实的问题。
怎样满足群众的诉求?是在统一部署安排下,完成整齐划一的“必选”动作?还是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职能,深入群众,根据群众个性需求,全力完成“自选”动作?前者是普遍的一般的,需要集中力量整体推进解决,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原则性;后者是具体的个性化的,需要党员干部站在群众立场全心全意的灵活处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灵活性。在实际操作中,既不能用原则性来扼杀灵活性,也不能因灵活性损害原则性。教育实践活动从来不是纯粹的工具主义,但也不否定功利主义的具体目的性,这就需要深刻领会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按照具体情况灵活推进,科学追求最优目标,这应该是教育实践活动应有之意。
群众有什么诉求需要实现?这是每一个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党员干部必须明确的问题。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参加学习教育的一线党员干部数量多,而面对的群众数量庞大、问题更琐碎更复杂,更需要统一部署,分类指导、具体跟进、灵活处理。当下,群众的利益诉求分化越来越严重,细化越来越具体,既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诉求,也有基本层面的衣、食、住、用、行,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精神层面的需要,也有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的更高层面的需求,而这些具体的内容又有不同层次的需求,诸如对食品的需求,已经满足了温饱,而向健康、安全、科学等更高层次提出了要求。等等。而这些层次性、个性化,乃至细碎的需求更是真切具体的,更是人民群众日常面对、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若说一般的普遍的问题需要督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发挥集体、行业乃至高层设计的努力,而那些具体的个性化的需求,呼唤广大党员干部对群众怀有真情,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更能考验党员干部对群众路线的投入践行程度,更能衡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更能让群众感受到群众路线教育和实践的深入和务实。
此外,尊重和满足群众的个性需求,也是有效动员千百万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策。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需要追求党员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等科学理论素养的提升这一“务虚”目标,更追求千百万党员干部能够通过更加贴近群众、更主动帮群众解决问题而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办事能力和服务能力这一“务实”目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意思是学习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有效使用,既发挥学习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发挥实践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和提升作用,这是很愉快的事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如此,也应该如此。(李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