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钱换假币”背后的友善力量
陕西宁强县73岁老人卖菜收到200元疑似假币,拿着钱找别人辨别,遇到了执勤的3名城管,其中“90后”的何青松得知后,从自己钱包里掏出200元真钞递给老人,并劝她不要伤心。(2014年5月15日《华商报》)
“真钱换假币”需要胸怀。一般人看到老人收到疑似假币,顶多表示遗憾或惋惜,最多安慰一下伤心的老人,但是“90后”城管何青松却做出不一样的举动,他选择帮助老人,用自己的真钱换取老人的假币。这一幕充满了温情,更体现了友善的力量,值得我们赞赏与提倡。
日常工作生活离不开友善,但是人们又往往忽视友善。一方面是对友善观念的狭隘化。由于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生活,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人们更愿意将友善限定于家人长辈、亲朋好友间,认为友善只是亲人间的谦敬礼让,朋友间的志同道合。另一方面则是逃避友善的行为。由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部分失信、欺诈行为,让人们不敢轻易相信他人,不愿伸出帮扶互助之手。久而久之,友善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然而友善片刻不容忽视。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须臾不可缺少。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倡导和践行友善,改变狭隘的认识,伸出帮扶互助之手。践行友善不需要太多大道理、大动作,只需走出亲朋好友的小圈子,放手去帮助他人。新闻事件中,“90后”城管何青松就做出了友善的行为,用“真钱换假币”,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帮助老人,让我们明白,践行友善可以很简单。
“真钱换假币”让友善变得简单,也让友善感染人心。友善的榜样可以引导和鼓励每个人自觉践行友善,从而让友善蔚然成风。而我们倡导和践行友善,就是要营造和保持风清气正、崇德向善的氛围,让友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搀扶老人、幼童,扶起摔倒的老人,参与以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等,都是友善的行为,都能够焕发友善的光芒。
友善的力量还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和谐。新闻事件中的“90后”城管,就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城管形象。其实一个人的友善行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象,而一个集体的友善行为,同样可以改变一个集体的刻板印象。我国古人历来强调“仁者爱人”,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际交往观,由个人的友善行为出发,推而广之是“邻里友善”,乃至国与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多一份人际关系的友善付出,可以让生活更精彩、更美好。(陈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