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为民意所指必须办,那是一种民意约束,而列入政府头号实事,则是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把民意、执政能力、政府形象、公信力等捆绑在一起形成倒逼的合力,迫使监测治理PM2.5箭在弦上,必须尽心竭力。
同在一座城市,无论男女老幼、贫富穷达,衣食住行可以各有选择和规避,甚至当水污染了还有纯净水替代,唯有空气,谁也逃不开避不掉,即使污染了也只能呼吸着并承受着。
大气质量关系着所有人的切身利益,空气污染了谁都不高兴。抬头望见蓝天白云一尘不染,心情自然格外舒畅。正因此,在去年10月中下旬灰霾袭击北京城后,社会各方开始格外关注PM2.5。PM2.5之所以危害大,在于其能被人直接吸入肺部,损害健康。因而,治理大气污染,实乃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北京公布今年政府拟办的35件重要实事时,把监测治理PM2.5及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列在首位,成为2012年一号实事。这是顺民意民心之举,能不能办好这件头号实事,不仅检验着为民的分量有多重,也检验着执政能力有多强。
显然,对于这个微小颗粒物的监测不容易,治理更不容易。源头众多,又牵涉各方,仿佛一个生态系统。既有工业废气影响,又有烧煤锅炉导致;既有汽车尾气,又有工地扬尘。就连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都会导致大气PM2.5暴涨。由此,监测与治理PM2.5,不仅要有设备、资金和技术的倾力支持,更需要智慧、政策、制度的全新开启,还需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对执政能力是一次综合考验。
一方面是实际治理之难,一方面是头号实事的地位,这对于执行者确是一个双重压力。如果治理效果不明显,不仅灰霾难以拂去,还可能被民众认为执行力不够,为民办实事的决心不大、诚意不足,甚至会认为年初叫得响只为捞声誉,却没有真正落实。最终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
在一定意义上讲,把这么难的事摆在头号实事的位置,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如果说为民意所指必须办,那是一种民意约束,而列入政府头号实事,则是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把民意、执政能力、政府形象、公信力等捆绑在一起形成倒逼的合力,迫使监测治理PM2.5箭在弦上,必须尽心竭力。
既为头号实事,就要拿出头号的办事精神和力度。如此,这件关系每个人利益的实事才可能让每个人点头。
本报特约评论员乔子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