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全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暨全省法院深化一站式建设推进会在宿迁召开,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李玉明认为,“宿迁两级法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可接近、可获得、低成本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方案,形成了具有宿迁特色的工作模式,为全省一站式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本。”
无独有偶,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伟在我市调研时指出,“宿迁法院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站位高、善创新、亮点多、成效好。”
这是一组足以证明宿迁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的数据: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诉前化解案件19532件,诉前解纷总量全省第一;去年,宿迁成为全省法院唯一案件总量负增长的地区,基层法院新收一审民事案件降幅全省第一。
如果这两个“全省第一”的分量还不足,那就再加上最新的一组数据: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新收一审民事案件35356件,同比再降23.3%;在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的前三季度12项审判质效指标中,宿迁8项指标排名全省前三,其中5项排名全省第一。
坚持共治共享,构筑多元解纷大格局
在宿迁法院系统,这曾经是个无解难题:法官人均结案数连续15年位居全省第一,但审判执行质效长期处于全省落后位次,法院司法公信力不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不强。
简单一句话:宿迁的法官们很累,但是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都表示不满意。
如何破题?“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飚一句话“点题”。
经过充分调研,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出发,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和群众需求,以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这对宿迁来说,是一次推动社会治理新格局形成的大创新。
市中级人民法院多次向市委专题报告,主动将化解矛盾、定分止争的职能融入城乡治理体系。随后,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召开非诉解纷机制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创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社会治理考核体系,对多元解纷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作出明确规定,推动纠纷化解从法院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
这对宿迁法院人来说,是一次全心回应群众司法需求的大转变。
为了迅速“转过弯”来,全市法院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民事纠纷协调化解率纳入对下考核体系,将指导诉前化解纠纷、推动“无讼村居”创建、开展巡回审判和调解员业务培训等计入法官办案工作量,促进多元解纷与执法办案深度融合,着力解决诉讼流程繁琐低效、案件审理周期过长、审判质量不高等问题。
“以前我们法官之间比较,就比谁办得案件多,案件越多成绩越好。现在不一样了,不仅比数量,更比质量、效果。”于在会法官笑着说。
年初以来,他办得案件比去年同期少了132件,但是质量指标平均上升了12.8%,再加上巡回审判等“附加分”,考核位次较去年前进了七名。
全新的考核体系激发出新的动力。今年1至10月,全市法院案件平均审理天数74.65天,长期未结案件161件,较2018年分别下降24.3%、56%。
立足一站集约,夯实多元解纷主阵地
8月12日,宿城区人民法院龙河法庭驻院调解员张迎九调解了4件纠纷。
从去年9月转聘为驻院调解员,截至目前,张迎九已经调解纠纷388件。这相当于过去一名法官一年满负荷的工作量。
一站式多元解纷,一句话却有两个目标:既提供一站式的纠纷解决渠道,又要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的诉讼服务。全市法院将调解组织和功能集中至诉讼服务中心,努力让群众解纷“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使纠纷以更便捷、高效、优质、经济的方式化解。
但是,与办公地点实现一站式相比,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一站式服务殊为不易。
老百姓打官司,不仅是为了“讨说法”,更希望“求解法”。作为主力军,宿迁法院人主动走在前,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模式,不断夯实主阵地。
驻院调解规模化。在全省率先推行资深书记员转任驻院调解员制度,大力推动驻院调解增量提质,由驻院调解员集中调处案情相对简单的纠纷。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制定工作指引,细化工作流程,完善奖补机制,激发调解活力。目前,全市法院配备驻院调解员91名,去年以来成功调处纠纷16133起,占调解成功总数的82.6%。
律师调解规范化。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出台律师调解实施意见、工作规程和考核细则,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职业和实践优势,由律师调解员调处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强的纠纷。同时,着力提升律师调解案件反馈表制作水平,确保调解不成案件的争议焦点、无争议事实等明确具体,为后续审理做好铺垫。
这是一起较为特殊的案件。当事人从来没有从事过销售工作,更没有销售过侵权产品,却被对方诉至法院。通过了解案情,发现是当事人的女婿拿其身份证注册了营业执照,当事人对侵权行为并不知情。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劝说,本案最终调解成功。
“这是今年我成功调解的第5起案件。”律师调解员庄娥笑着说,“挺繁琐的,特别是刚调解时,当事人常常一语不合就吵起来。但是,调解成功了,也特别有成就感。”
去年以来,全市法院选任律师调解员556名,成功调处纠纷2717起。
但是,仅仅“内联”显然是不够的。
“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必须牢牢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形成内外联动、上下协同、有序衔接的工作格局。”金飚说。
市中级人民法院把专业性行业性调解作为多元解纷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与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联合在全市两级法院设立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宿城区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调解经费由相关部门予以保障。同时,各基层法院联合相关部门设立家事、物业、房地产、道交等多个专业调解工作室,最大限度汇聚解纷资源。
全市法院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自今年4月设立以来,已成功调处金融纠纷730件。
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政协,在宿城区人民法院开展乡贤诉前调解试点,充分发挥乡贤“地熟、人熟、事熟”的独特优势,将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案件委托乡贤调解,以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的纠纷。
“本来大家都是街坊邻居,没啥深仇大恨,可这事儿一直僵持着,两边都拉不下脸。法官出面吧,事情反倒上纲上线了。我们介入后,三下五除二矛盾就解决了。”宿城区人民法院乡贤调解员于启春笑着说道。
“今年8月试点以来,宿城区31名乡贤组成的乡贤调解员队伍已成功调处纠纷164起,成功率达62.4%。”在宿城区人民法院报来喜讯后,10月,乡贤诉前调解工作在全市全面启动,目前全市已选聘乡贤调解员150名。
今年以来,仅泗洪县人民法院开发区法庭联合基层政法单位、自治组织、调解组织就在诉前成功化解141起群体性纠纷。
多元解纷,定分止争。
突出融合集成,塑造多元解纷新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能面对面释法说理,纠纷调解工作如何开展?泗阳县人民法院调解员徐奔驰搭建一条由泗阳“直达”霍尔果斯的“调解快车道”,成功化解了一起借贷纠纷。
今年3月19日,徐奔驰在了解原告、被告纠纷详情后,通过多种方式与被告姜某进行联系,姜某在电话中表示愿意快速解决这起纠纷。
但是,当时姜某身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即便没有发生疫情,也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到泗阳来解决纠纷——两地距离太远,来回路程耗时太长。于是,徐奔驰运用“江苏微解纷”平台的远程调解功能,为双方当事人搭建“调解快车道”。
徐奔驰通过电话向姜某详细介绍“江苏微解纷”平台登录、视频调解、在线签名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并请指导法官陈小明现场指导。在双方约定的调解时间,经过线上视频调解,徐奔驰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双方通过“江苏微解纷”平台进行在线签名确认,纠纷得以化解。
“疫情防控期间,咱们工作没耽误,线上调解一直进行。”徐奔驰自豪地说。
解决纠纷,老百姓不仅看“疗效”,还要看“时效”。全市两级法院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多元解纷由线下分散向线上集成、智能集约迈进,最大限度提升解纷效能。
“分调裁审”无缝衔接。全市法院均成立速裁庭或组建速裁团队,完善繁简甄别机制,规范简案快审流程。将驻院调解员统一编入速裁团队开展调解工作,调解成功的依申请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简单案件,立案后直接转入速裁团队审理。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用44%的审判资源办结了75%的民事案件;办理司法确认案件4581件,占全省法院总量的21.3%。
解纷平台线上集成。全市法院建设一站式管理平台,将所有解纷职能、运行系统、在线平台等高度集成融合,把各类调解平台与“江苏微解纷”平台对接,将诉前调解纠纷全部纳入“宿法智达”集中送达系统,实现在线流转、在线送达、在线调解。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运用‘江苏微解纷’平台调处纠纷18052起,运用数量全省最高,人民群众对法院的司法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刘彬说。
“啧啧,怪不得宿迁非诉讼解纷工作做得好,这调解室比咱们的办公室条件还好!你知道的,我们办公室可是四个人一间!”11月6日,在宿豫区人民法院,一位兄弟市法院法官在观摩非诉讼服务区域时,忍不住和同事“嘀咕”起来,让在场的宿迁法官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应民之所呼,解民之所忧。宿迁法院直面群众在办理诉讼事项时的痛点和需求,全力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效能,让各类当事人都能在“少跑腿”中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宿迁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闪亮品牌!(记者 沈省 通讯员 耿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