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英:孝心慰母亲 爱心献社会
■好人语录
任何人的财富,都取之于社会,也应该回馈社会。我虽然比不了那些大慈善家,但也愿意尽自己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为有困难的家庭,为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服务。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幸福。
母亲把我养大,教我做人,现在我已没机会再孝敬她老人家。但我记着她的嘱托,行善助人,服务社会,这是我对母亲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
■我要推荐好人
“津门好人榜”每期在天津日报推出,敬请读者朋友参与“津门好人榜”互动,如果您想推荐好人,请联系我们。
早知道洪英大姐为实现母亲遗愿,创办了一个慈善型养老院,但不知道她把养老院建得这么好;早知道洪英大姐是个孝女,当年闻名东丽的“慈善奶奶”杨兆兰,帮助别人所需的资金,主要“掏”的是她的腰包,但不知道她对那么多老人一样尽心……
8月9日,当记者来到位于东丽区么六桥乡的“杨兆兰养老院”采访时,多次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洪英大姐投资两千万元建起的养老院,与其说是老人养老院,不如说是老人度假村,崭新的七层大楼、宽阔的园林庭院、丰富的养殖基地、可口的营养配餐、周到的贴心服务,足以让老人们在安静、安心的环境中,尽享晚年生活。尤其让记者感动的是,养老院对家庭困难的老人和残疾人,无论体残还是智残,每月只收千元。“这么大的投资,这么低的收费,岂不是赔本赚吆喝吗?”面对记者的困惑,洪英大姐说:“我根本就没想赚钱,就想服务老人、回馈社会。不瞒你说,多年来我的企业效益很好,效益来自社会。我知道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员工们的支持,我崔洪英有天大的本事,也走不到今天。再说,母亲生前有个愿望,让我办个养老院,把需要帮助的老人收到一起,安享晚年。如今,老人走了,生前没看到我办的养老院,是她的遗憾,也是我的遗憾。但我想,现在自己所做的一切,如果母亲在天有灵,一定会高兴会骄傲,因为她的女儿没辜负她的心愿,而且也愿意像她那样,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荣。”
一次爱的洗礼
2006年12月15日,对洪英大姐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世上最爱她的那个人走了,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泪流满面久久不愿松开,幻想母亲是累了睡着了,等一会儿会醒来,微笑对她说:“洪英,你答应妈建养老院的事,多怎办?”那刻,她真希望母亲再睁开双眼,给她机会让她保证:“妈,您放心,我马上就办,办一个最好的养老院,让您牵挂的想帮助的老人、残疾人全都住进来。”但遗憾的是,无论她怎么呼唤怎么伤心,还是不能再将母亲的手温暖……
虽然洪英大姐和哥哥崔洪金,都是东丽区著名的企业家,母亲杨兆兰(百姓习惯称之为崔奶奶)也是老百姓爱戴的慈善老人,但在处理母亲丧事的时候,他们还是想遵循老人从简的遗愿,不打算惊动更多的人。他们了解母亲的心,一生省吃俭用,却年年把子女们给的钱,都用于帮助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可见在母亲心里孰重孰轻。他们更忘不了,母亲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把他们叫到床前再三叮嘱,把她攒下的钱全都捐给困难家庭。洪英大姐记得最清楚的是,母亲对她说:“其实妈攒下的这些钱,多半是你给的。按说,妈要走了,剩下的钱还应还给你。可妈知道你不缺钱,再说你把钱给了妈,妈就有了支配权。缺钱是那些有困难的人,你就替妈再做一次好事,帮他们解决点燃眉之急,行吗?”那刻,洪英大姐急了,她急的不是钱,而是母亲自己病得那么厉害,想的却是别人。她故意不接母亲的话茬儿,说:“您别光惦着别人,有嘛事等您病好了再说。”“不行,你得给妈一个准话儿,行还是不行。”直到她和二哥崔洪金都表示,一定按她的想法做,母亲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洪英大姐说,给母亲办丧事时,不大操大办是全家人的共识,但没想到母亲去世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守灵的那几天,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有老人也有孩子,有男人也有女人,许多是他们不认识的,但来者无不伤心落泪,全像失去自己的亲人一样悲痛。最让她意外的是,给母亲送葬那天,自发赶来的百姓,排了长长一队,向遗体告别时,他们哭着说:“崔奶奶您走了,以后谁还疼我们?”“崔奶奶,我永远忘不了您。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老一路走好。”还有几个穿病号服的人,看着母亲久久不肯离去,其中有一个人说:“崔奶奶您走了,明年过年就没人给我们压岁钱了……”
目睹这一切,洪英大姐倏然感到,自己那么不了解母亲,甚至报纸上一次次刊发母亲的爱心故事,她都不知道。她在心里对自己说,虽然平时没少给母亲钱,也知道母亲乐善好施,但却没想到母亲帮助了那么多人,也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她还想起,有一天母亲专程到企业找她,当时她正忙着处理生产上的事。母亲一直坐在旁边等,等她把办公室的人都打发走了,母亲笑眯眯地说:“洪英,妈求你个事,不知你能不能答应?”“您老的事,说什么求,我肯定办。”“那好,妈看这几年你的企业发展的挺好,效益也不错,替妈建个养老院吧?!”洪英大姐说,如今回想起来,当时母亲的目光里充满渴望。可她却不以为然,说:“妈,您老想帮助人,要多少钱我都给。办养老院,不是件容易的事,有资金还得有人操持。您看我整天忙得脚后跟朝前,哪有那精力干这事?”母亲没再说话,但却轻轻叹了口气。此时,她才明白,母亲要建养老院,无非是想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知道她要帮那么多人,整天这么忙,我就该早把养老院办起来,省得她老人家东奔西跑……”这是母亲去世后,洪英大姐对人说得最多的一番话,她既内疚又后悔,内疚的是自以为了解母亲,却不知母亲的心愿;后悔的是本来可以做的事情,却没能及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