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兰:不畏千辛万苦 甚至倒贴工资
在江西省永新县行政区划地图上,高桥楼镇白堡村已改换新址。原先该村坐落在一面被禾水河隔断、三面被大山围困的萝卜头贫瘠山坳里,出行极不便利。而今,整村搬迁到永新高桥楼与吉安县天河隔界的圳永公路旁。以往禾水河畔的荒山野岭上,而今,“魔变”出一幢幢崭新洋楼,整齐排列矗立,犹如一座欧式的农家乐新村;走进村中,条条巷道是宽阔平坦的水泥大路,村子中央建有健身器材齐全的休闲娱乐广场和玲珑精致的小凉亭;家家户户不仅通电、通水、通有线,还有不少人家接通了宽带。
搬迁后,“山牯老”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经济上很快富裕起来。谈起这可喜的变化,村民赞不绝口:率领他们迁出山沟的“领头雁”是一个“初生之犊不畏虎”、今年才满24岁的女大学生,已被村民们满票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她叫尹鸿兰。
“我来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改变贫困,走出山沟!”
尹鸿兰1986年10月出生在永新县最偏远的坳南乡一个小山村里。山高路陡、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里, 贫寒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她从小立志刻苦学习走出大山。2002年,尹鸿兰如愿以偿考入抚洲市中华理工大学。在大学期间,她的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当了班干部,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大学学习期间,尹鸿兰苦苦思索家乡贫寒的原因。她渐渐地意识到:恶劣环境山沟贫寒的主要原因,只有整村搬迁,才能迅速脱贫致富。
2007年,还在实习的尹鸿兰就被深圳一家外资企业高薪聘用。2008年,她听到家乡招大学生村官的消息,一夜无眠,毅然决定回到永新县报考。当组织上分配她到高桥楼镇时,她主动向镇党委提出到最偏僻的山沟白堡村做村主任助理。
白堡村原址位于萝卜头山坳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北被禾水间隔断,东南西面被大山围困,各家各户星星点点地分散着,依山搭着茅栅、土屋而居。尹鸿兰去白堡村报到时,坐一趟班车,又坐上一条小船,划过禾水河,还要走上五六里的山路,才到达萝卜头村小组。
村民对刚到村里的尹鸿兰既感到惊奇又持怀疑态度,颇有几分不屑。有的村民认为这个黄毛丫头是干不出什么大事来的,有的村干部认为她是个累赘,只会增加麻烦……这让她感到极大的委屈和心伤,几度偷偷落泪。然而,她鼓起勇气自勉:“我是一名大学生,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没有共产党员办不成的事。如果这个地方发展得很好,人们的文化素质高,还需要我们来这里干什么?我来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改变贫困,走出山沟!”
到了白堡村后,眼前的困难超出了尹鸿兰的想像。穷村,经济很单一,仅靠种田吃饭,穷山恶水,田少山多,而且一年只能种一季稻谷,村民终日劳作,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即便谁家孩子考上高中,也只能望“钱”兴叹。偌大的一个村,穷得连村委办公场所都没有。烂村,主要是说村两委干部思想涣散,无心干事业,党员结构严重老龄化,年轻人都不愿意入党。
面对困难,尹鸿兰并没有退缩,她心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农村基层工作当中,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党员群众办好 “三件实事”,即:建成一个移民新村,建成一个村委办公活动场所,发展一项富民产业,让白堡村村民记住这个年轻的女大学生村官。
“带领群众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完成造福于民的善事”
尹鸿兰到白堡村不久就在村委会上宣布:要带全村群众搬迁出山沟,大步奔上脱贫致富路。
话说出去了,她开始挨家挨户地宣讲搬迁出山沟的好处,同时传播养猪、养蜂、种果树致富经验。萝卜头山沟穷山恶水,资源贫乏,养猪饲料运不进,生猪出栏运不出,种果树见效慢。她想到了申请国家移民搬迁项目。尹鸿兰通过深入考察,一个想法渐渐成熟:将整村搬迁到属于本村庄的那块黄泥荒山坡上——圳永公路旁。盘活那块荒山,带领群众早日致富。
贫山沟里的白堡村村民,连吃饭都成问题,搬迁一个村、家家户户建新房谈何容易?搬迁一个村,没有上级部门的扶持移民搬迁项目谈何容易?尹鸿兰开始奔波于扶贫办、发改委、民政局等部门,代表村委写移民搬迁报告,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尹鸿兰的努力下,搬迁工作很快得到县、镇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白堡村被纳入实施移民迁建项目中。县里把白堡村作为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的试点,以整村推进项目、以工代赈移民安置项目为载体,充分挖掘移民潜力。村民除了可以享受移民补助,还可以享受更为优惠、更为灵活的其他补助政策,使搬迁群众有较好的条件安家落户,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