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刘玉达:建湖七旬老人美丽善举
2013-06-21 06:17:47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22次 评论:0
  

刘玉达:七旬老人的美丽善举
 

    在建湖县颜单镇,无论酷暑寒冬,我们总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骑着一辆外形怪异的自行车在镇上的道路上来回行驶。这位名叫刘玉达的74岁老人,是建湖县颜单中学的退休教工。他每天骑着自己改装的自行车,在镇上的道路上收集路面上的铁丝铁屑,避免车辆经过时轮胎被扎破。7年多时间里,他共计骑行5万多公里,吸捡废旧铁丝铁屑10多吨,用自己平凡的举动,默默为周边居民出行清除障碍。

    说起吸捡路面上的铁钉、铁丝等,还要从刘玉达自己亲历的一件事说起。建湖县是中国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全县拥有石油装备企业400多家,每天生产各类石油装备产品而产生的铁丝铁屑等下脚料100多吨。为回收利用这些废铁丝铁屑,颜单镇建立了一家处理企业。车辆到此运输的过程中难免会将一些下脚料洒落在地。2005年,刘玉达去附近的单庄走亲戚。谁知,途中自行车胎被铁丝扎破,误了事情。刘玉达发现,一些满载铁丝铁屑的拖拉机和卡车运输途中,经常会将铁丝铁屑抖落在路面上,导致车辆轮胎被扎。
    后来,刘玉达经过了解知道很多群众有类似的经历。刘玉达遇事总会为别人着想。“铁钉、铁丝扎破了大家的轮胎,那我把它清理掉不就行了。”他想到了用吸铁石吸捡铁钉的办法。
    刘玉达把外孙旧玩具上的20多块硬币大小的吸铁石取出,用胶布捆在一起,再用绳子扣在竹竿的一端,制作成了一个简单的吸铁屑的装备。“就和工兵用的探雷器差不多。”刘玉达笑了笑。第二天,他就提着“装备”上街了。
    从颜单镇兴颜路开始,到颜恒路单东桥,路虽不长,但是他通过这装备,每次都有收获。这些收获,让老人信心百倍,决心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头3个月,他就在路上收集了铁钉、铁丝、铁屑150多公斤。不过老人认为,靠走路效率太低。
    爱动脑筋的刘玉达脑海中又有了新想法。他到建湖县城,以每块15元的价格买了21块强力磁铁。回到家中,刘玉达动手将磁铁捆扎在竹竿上,形成几个长度从10厘米至30厘米不等的磁条。为了防止竹竿断裂,他还在竹竿外包裹上铁皮。
    “这样既能提高吸铁的能力,也能经久耐用。”刘玉达对自己的发明十分满意。他在自行车上焊上几根铁条,然后把磁条悬挂在铁条下。自行车骑行时,磁条正好在路面上掠过,路面上大大小小的铁钉、铁丝等都被吸上来。
    有了自己改装的自行车,刘玉达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每天早晨,他从颜单高中出发,沿着建蒋路向东,然后折向南上建宝路,最后经颜恒路和兴颜路回学校,全程10公里。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服务群众出行,刘玉达常到建蒋路太绪河边、建宝路楼港大桥、颜阳路走马村转一圈,有时还会骑车过盐徐高速公路高架桥,到建湖县城的南环路。
    “怪老头是我们镇上的老雷锋,他干的可是方便群众的大好事啊!”4月19日,福泉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福泉说,以前,他每天都骑摩托车到田里干活,车胎不知道被扎坏了多少次。有几次夜里因车子被铁丝戳破了胎而坏在路上,没得来没得去,让他又气又恼。现在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了。
    “过去车胎三天两天被戳坏,有时一天戳几次,可是自从出了个刘老爹后,我的车子几乎不出意外了!”19日上午,颜单镇七里村村民沈加来用最朴素的语言说,“那个怪老头过100岁太少了,至少要过120岁!”以往,沈加来每天都要接送孙子到镇里的幼儿园上学。一次,他出门去接孙子,没走多远,就发现自行车前轮没气了。“没办法,推去补胎。”沈加来说,原以为能顺利接回孙子,可谁知骑出去没到1公里远,前轮又瘪了。停车一看,一根铁丝插在前轮上。没办法,推了好一段路才遇到车行补了胎。前前后后,在路上折腾了1个多小时才到幼儿园。
  刘玉达的事迹感动了很多颜单人。“每天早上上学时,我们总会在路上遇到刘爹爹,到了中午放学,我们就会看到他吸完废铁丝回来。”颜单中学八(4)班的蔡琦说,“刚开始,我们总觉得他做事很古怪,后来才知道他是在做好事。”
    “在颜单提到刘老爹,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3月份雷锋月期间,我们学校还特意邀请刘玉达老人给学生们作报告,讲述他多年来坚持不懈学雷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颜单中学采访时,校长赵长春说,为了支持老人,学校将职工宿舍楼梯下的一间储藏室提供给刘玉达使用,暂存他吸捡来的铁钉、铁丝等。
    刘玉达的行为也打动了途经颜单的运输车辆的司机们,他们主动将车厢进行改造,加盖篷布,减少铁钉、铁丝等物品的抛洒,降低对车辆通行的影响。刘玉达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只能收集到1到2公斤铁丝了,不到高峰时的十分之一。“再这样下去,我就要‘下岗’了!但是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刘玉达笑着说。
    近日,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盐城电视台等市级媒体齐聚颜单,对刘玉达先进事迹进行联合采访报道。新华日报也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两位空巢老人相帮“互助养老” 下一篇宿豫城管走上街头传播文明风尚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