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道德模范候选人之四——骆泽艳:夹缝生存,用爱坚守
日前,“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骆泽艳成功入围省道德模范公示候选人名单,她身上那些感人故事被一一罗列出来,为全省人民所知。在电话里,骆泽艳告诉记者,她现在生活和工作都很正常,最主要还是丈夫的病情,这也是她最大的一块心病。她说,为了爱,她会永远坚持下去。
她是个不幸的女人,在过去十多年里,婆婆、儿子、丈夫相继因为小脑萎缩而瘫痪。在两个月里,她眼睁睁地看着婆婆、不足十岁的儿子相继离世。
她是个坚强的女性。她只是绿陵集团一名普通女工,却能直面接连而来的厄运,曾经默默地同时照顾四个病人的生活起居。在隐瞒家庭不幸的那些年里,她从不迟到早退,坚持在工作一线,并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等称号。
去年1月19日,时任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缪瑞林在春节慰问时了解到骆泽艳在命运夹缝里不屈生存的感人故事,动情地称赞她“不简单,很坚强”。随后,宿迁日报、宿迁晚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她的事迹,感动了宿迁,感动了全中国。前来看望慰问的人很多,她抽空接待后,生活依然如从前一样奔忙在家、医院和单位之间。照顾小女儿,喂患有小脑萎缩的丈夫吃药,陪患有哮喘病的公公挂水,安排好家里的事,一有时间,就立马跑到车间工作。
现在,37岁的骆泽艳,经历了生活的跌宕起伏,看上去比同龄人要憔悴很多。但是,她没有抱怨,更没有沉沦,始终执拗地穿行在人生的夹缝里,即使磕磕碰碰,她也坚信,光明就在前面,只待她再跨出一步。
1999年,已经交往一年多的骆泽艳和皂河高级中学英语老师朱丙银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不久,婆婆开始小脑萎缩,逐渐丧失生命功能。但是,儿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希望,冲淡了这个困难。
然而,厄运接踵而至。2007年4月,年仅6岁、已经读到幼儿园大班的儿子,突然出现走路不稳、口齿不清、拿东西发抖的症状,简直是晴天霹雳,儿子也患上了小脑萎缩。
南京、北京跑了一圈,历经各种检查,结果却是没有特效药,也无法根治,又因为孩子太小,不宜做脑干移植手术,只能依靠药物保守治疗。
儿子平衡性越来越差,本该上小学,却被学校拒之门外。无奈,孩子“非要上学”,她只好又把他送进幼儿园。儿子走路跌跌撞撞,平时,磕破头、蹭破手腕、摔伤腿的情况经常发生。一次,因为走路太急,儿子经过学校大门口时一头摔在地上。骆泽艳看在眼里,顾不上擦干泪水,转头向公司赶,因为她还要为全家的生活而打拼。
就在儿子保守治疗期间,2008年下半年,不幸再一次降临,丈夫朱丙银也显现了小脑萎缩症状。随着女儿的出生,骆泽艳的时间再也没有压缩的空间和余地。为了不耽误上班,她把家里能动的人做了一番安排,采取“病人照顾病人,老人照顾小孩”的方式,暂时缓解了生活难题。
对于骆泽艳来说,2011年是黑色的,这年3月,由于照顾不当,儿子左腿粉碎性骨折,断成三截,断骨已经划破皮肤,刺了出来。也是这一次,她的朋友、同事、公司领导才知道这个家庭的不幸。4月,婆婆在度过10年卧床不起的生活后撒手而去;5月,儿子也因吞咽功能逐渐丧失而被饭卡死。
“逛街、散步这些别人家里最普通的生活,却都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忙于生计,骆泽艳很少时间陪儿子,内心满是愧疚。她美好生活的回忆,大都集中在儿子6岁以前,“那时,我们经常带孩子去逛商场、超市,家里虽然没什么钱,但全家一直很开心。”
因为母亲、儿子接连离世的打击,朱丙银的症状陡然加重。原本还能骑着电瓶车上街的他,先是走路不成直线,在摔了跤后,最后彻底放弃了努力。看着活力在丈夫身上一点点消退,骆泽艳的心里充满了担忧。现在,她决心为丈夫移植干细胞。据介绍,医疗费需要20多万元。为攒够钱,骆泽艳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着手:冲马桶的水源是洗菜、洗衣服的水;自己从不吃肉;只吃米饭和面条;女儿上学也不在学校吃,每个月也可以省下300元。
“我只想他的病情恶化得慢一点,离去那一天来得迟一点,无论怎么样,我一定要试一试!”也许,对于骆泽艳来说,人生最大的悲剧和痛苦,莫过于看着至亲的人一天一天走向死亡,而自己却只能眼睁睁地旁观。然而,她从未放弃。对爱情坚贞如此,对亲情坚守如此,对生活坚强如此,这样的骆泽艳,怎不令人动容,省道德模范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