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家门口服务”新模式,请看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新实践——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以街道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坚持集成资源做强社区,集成力量做实网格,心无旁骛苦练社会治理内功。
看实践!泰山街道以攻坚之势,将一张服务38万居民的“网”越织越牢:优化网格结构,结合实际将原有的267个综合网格、29个专属网格细化调整为274个综合网格、56个专属网格;壮大网格力量,各综合网格均配备专属网格员,网格员接受全科培训;提升网格效能,运用大数据构建网格化治理云平台。
就在近日,一间间“红色小屋”出现在居民家门口,这是泰山街道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又一生动实践。
构建服务“森林”
网格阵地扎根百姓“心间”
鲜艳的红色招牌挂于小屋门前,庄严的党徽之下,“星耀泰山”的名字熠熠生辉,这就是泰山街道精心打造的网格红色驿站。
今年年初,泰山街道的第一批网格红色驿站陆续建成投用,14个驿站分布于辖区主要干道及大华社区的几个小区内。对于第一批使用驿站服务的居民而言,“红色小屋”已与他们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月初,几位党员会聚在小屋过集体“政治生日”,它是老党员心中的“新阵地”;午休后,带上孙子孙女坐在小屋里读读绘本,它是老阿姨心中的“带娃圣地”;上班前,匆匆跑来小屋请求代办服务,它是上班族心中的“最佳助手”……
“社区每天会安排网格员轮流值守,驿站既是网格员日常的歇脚处,也是为居民提供代办等服务的联络点。”泰山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网格员在驿站可为居民提供包括就业创业证、低保证、尊老金、市民卡办理等在内的14项咨询及线上代办服务。
“微信群人数从200人一下到了500人,满员!”大华社区26号网格员胡慧,在自己建立的网格微信群里,最直接地感受到了驿站带来的变化。“它建在了居民家门口,更走进了他们‘心间’。”胡慧感叹,以前让居民加群,还要苦苦劝说,如今,他们通过驿站了解了网格服务,对社区和网格员的信任大大加深。
依托网格驿站,一个“全员上一线”的行动正在推进。4月,泰山街道启动“网格引航家门口服务”机关干部每周一日网格员活动,让每名机关干部每周下沉1到2次网格红色驿站。
“仅仅下去一次,感受就很不一样,街道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网格,但究竟怎么与网格化治理相融合,只有到了一线才有真感受。”泰山街道协作发展办陈宇轩告诉记者,他负责金融工作,以前会协调网格员辅助自己做一些信息搜集工作,下了一线才发现,自己在办公室里精心制作的一个个表格,网格员实际操作起来却比较困难,眼下,他已在琢磨如何改善这一工作,以便减轻网格员的工作负担。
截至3月底,泰山街道辖区内的网格红色驿站已建成45个,服务人群达到了近6万户,“红色小屋”的建设进度仍在加速,预计今年6月,全街有物业小区将实现网格红色驿站布点全覆盖。
一个个“红色小屋”正在构筑一片全覆盖、无死角的服务“森林”。
建设“全能”平台
大数据技术支撑精准治理
在创新网格化治理的各类动作背后,泰山街道正在建立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建共享、行动快速高效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即建设家门口服务的“最强大脑”。
走进泰山街道网格化联动指挥中心,只见一张LED液晶大屏上,街道各方面实时情况一目了然,这张大屏所显示的就是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云平台。平台对街道330个网格进行动态监控,通过“综合感知地图服务”,实现对人口、房屋、单位、事件、城市部件等专题的分屏显示、点位上图,并对上图数据进行类型分类、热力分布、数据预警等功能展示。
网格采集数据无法与街道部门条口数据实现“无缝衔接”,街道各部门之间也未能有效打通数据的“网络壁垒”……此前,这些技术难题曾是建设云平台的“拦路虎”。
“绝不能让云平台中看不中用,‘网格+网络’是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最佳模式。”抱着这样的决心,今年以来,泰山街道围绕“家门口服务”精细化、精准化的工作目标,结合疫情防控人员信息摸排,启动了大数据库建设,3月底,泰山街道大数据中心正式建成。
网格员采集数据、街道各部门报送数据,通过各自专属途径上传至大数据中心,大数据管理库通过关键字段实现关联匹配,最终,网格采集数据和部门条口数据精准对接。
“以低保数据为例,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采集责任网格内的低保人员家庭信息,并通过手机APP上报至街道大数据库。在数据库内,可以通过人员身份证号进行数据关联查阅,并根据其家庭收入、住房面积等相关信息,确认其是否符合低保认定条件,以便网格员在为居民代办时做出判断。”泰山街道社会事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街道大数据库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待各项服务功能就绪后,网格化社会治理和“家门口服务”的效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凝聚“N”种力量
“小空间”彰显共建“治”慧
不到15平方米的浦东苑社区网格红色驿站内,活动室、阅读角等应有尽有,还提供免费饮用水、图书借阅、雨伞外借、矛盾调解等服务。“以前看到那些有俱乐部、活动室的高档小区多羡慕哦,没想到,我们老旧小区也能有这样的地方。”浦东苑社区居民感慨。
该驿站坐落在较为老旧的浦园村小区内,该小区共有19幢房屋,长期无物业,在此居住的居民普遍年龄偏大,管理难度大,网格红色驿站的成立真正实现家门口服务“零距离”。
小屋里,摆放着一张由几张电脑桌拼成、大约四五米长的“会议桌”。在这张桌子上,社区共建单位开展过公益活动,社区与居民代表一起调解过矛盾,志愿者们讨论过工作事宜,等等。“小空间”里,处处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网格服务的生动场景。
一名网格员平均服务300-500户居民,仅仅依靠个人力量远远不够。去年以来,泰山街道结合“星耀泰山”党建工程和网格红色驿站全覆盖建设,通过建立“一网格一支部”或“多网格一支部”,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吸纳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网格服务,打造“五方联动”的居民服务格局。
“五方”包括网格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共建单位,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五方积极联动,在网格内形成了网格员为中心,物业员工、辖区单位员工、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等多种力量参与的“1+N”组团服务力量。“出现问题,几方人员到驿站坐下来协商,面对面沟通,矛盾不出小区就能有效化解。”泰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疫情有所好转,家门口理发店可以提供‘义剪’服务,您有需要就过来。”网格员胡慧拨打的电话那头,是她负责的网格中最惦记的几位老人。胡慧的“惦记”也换来了居民的“贴心”。“有的居民到驿站来反映诉求时态度不好,一些叔叔阿姨便会主动上前,帮忙疏导对方情绪。”胡慧说,现在愿意来驿站的居民越来越多,他们把自己当作驿站的主人,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来源:新华日报 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泰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