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中央文明委在吉林长春召开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淇强调要以“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8月21日,《中国文明网》)
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助人为乐”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孔融让梨》、《普施行灯》、《布施草鞋》、《司马光砸缸救孩子》等助人为乐的故事,历来传为佳话,在今天还广为传颂。正因为有这种“助人为乐”精神才使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也只有这种精神,才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社会上还存在着“弱势群体”,“助人为乐”不仅是社会关怀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是社会稳定的又一块基石。所以说提倡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时代呼唤志愿服务,社会发展进步需要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每一个公民,不仅要在内心上认同,而且要化为自觉行动、身体力行,勇于实践。有人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资格或才会参加志愿工作。其实志愿服务是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也没有年龄、性别、职位、能力的区分。志愿服务不是一定只能在一些活动中完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如在公共场所看到垃圾拾一下,送进垃圾桶,路上帮人指引一下路,出门乘车给老弱病残让座等,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也是志愿精神的具体体现。
志愿服务不一定要求你“舍己救人”,轰轰烈烈的报答社会,取而代之的是举手之劳的行动。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为空巢老人、残疾人提供维修水电、代交水电费等志愿服务;你可以参加绿化美化、养护绿地、清理垃圾等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你可以参加引导文明礼让、劝导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过马路走斑马线、交通文明督导等志愿服务。如果你有条件,你可以结对帮扶特困家庭,你可以为留守儿童送书补课,你可以为困难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你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去体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岗位,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能够更加了解社会、理解他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李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