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梁徐放大“好人效应”一个好人带出一群好人
在日前公布的8月份“中国好人榜”中,泰州市姜堰区梁徐镇三林村村民王宝才、王宝明名列其中。去年7月,该镇前舍村村民宋维国入围见义勇为“中国好人”。两年间,梁徐镇已涌现出3位“中国好人”。
今年5月10日中午,泰州兴业小区一居民楼厨房失火,正在小区施工的王宝才、王宝明听到呼救声,不顾自身安危,冲进厨房关闭煤气阀,避免了险情发生,他们的脸和手臂均被二度烧伤,网友称他俩是“泰州最美农民工”。
评选“六个最美”
“一个好人带出一群好人,一群好人就可以引领一个地方的新风尚。”梁徐镇党委书记丁家余说,目前,该镇各类志愿者队伍6000多人,各类特殊志愿者服务队45支,他们成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主力军。
为让“好人”提升梁徐“精气神”,今年7月初,该镇党委、政府发出向“中国好人”学习的通知,并在全镇开展“六个最美”评选活动,即:最美村民、最美教师、最美企业家、最美农民工、最美青少年、最美基层干部。
经过宣传发动、提名推荐、投票评议的角逐,67名“梁徐好人”已经出炉。
“最美企业家”宋维根是前舍村村民,现任锦州市华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20年来,他每年都拿出上百万元,用来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
今后一段时间,该镇将组织各村、单位以座谈会、流动宣讲、散发材料等形式,到田间地头、学校车间巡回宣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从看“好人”到做好人。
成立“好人工作室”
为给“梁徐好人”创造发挥示范作用、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前不久,梁徐镇党委分别在三林村和前舍村村委会,挂牌成立宋维国、王宝才、王宝明“中国好人工作室”。近期,64个“梁徐好人工作室”也即将在各村成立。
副镇长徐晓玲介绍,工作室每周定期开放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小时,主要负责收集整理群众确需帮助解决的困难信息,为特困群体组织社会募捐等活动。工作室还吸纳村民成立“好人义工队”,每半月开展一次法律援助、敬老院里当义工等活动。镇宣传科负责对好人工作室检查指导,每半年组织群众评议一次,年底择优表彰。
“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够帮助别人。”记者见到宋维国时,他正在为村民李宝华、孙明宽调处土地纠纷。在他的劝说下,两邻居很快握手言和。在宋维国带动下,已有5名村民主动加入了“好人义工队”,参与工作室的爱心传递。
黄村村民徐平是一家酒业公司总经理,他听说宋维国成立了“中国好人工作室”,第一个报名当了“好人义工队”队员。中秋节前夕,徐平带着酒、月饼和水果等礼品,来到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宣传推介好人事迹
为了最大限度地放大“好人效应”,梁徐镇计划从明年起每月评选“梁徐好人”,并通过好人微电影、好人明信片、好人灯箱广告、好人事迹汇编等载体,宣传推介好人事迹,让“好人精神”在梁徐各行各业遍地开花。
镇里有“好人馆”。该镇将在镇宣传文化中心设立好人事迹展览室,定期组织村民、青少年参观学习,将这里打造成全镇的德育教育基地。
社区有“好人柱”。在集镇社区的景观柱贴上好人照片、故事,连在一起成为一条“好人街”,让好人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学好人、做好人的比学赶帮氛围。
组有“好人墙”。准备在每个村民小组开辟“好人文化墙”,把“好人”的照片放大向公众展出,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浓郁的“好人文化”成为培育好人的一方“沃土”。
相关新闻
两市民入围 十月“中国好人榜”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日前公布了10月“中国好人榜”入围名单,我市戴恒义、杨秋红分别入围“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市民可登录中国文明网活动投票页面或者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发送“TP04451”、“TP04452”至106581055为他们投票。
1937年出生的戴恒义是泰兴市姚王镇十里甸村村民。他克服老伴多病、儿子患肌肉萎缩症等困难,多年担任村里的扶贫小组组长,成为一名扶贫志愿者。几年来,戴恒义通过多种形式发动社会能人捐资助困,共筹集扶贫资金11.25万元,先后资助了30多个贫困家庭。在他的感召下,该村扶贫志愿者队伍扩大到42人。
今年41岁的杨秋红是江苏信成电器总厂工人。因为工作意外和疾病,丈夫宋双勤身残智弱,生活不能自理。不顾娘家人反对,杨秋红始终不离不弃照顾丈夫。23年来,杨秋红把全部身心都扑在照顾家人和工作上,在单位,她吃苦耐劳,加班加点,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家里,她起早贪黑,忙里忙外,鼓励丈夫坚强生活,照顾公婆安度晚年,呵护儿子健康成长。她坚守爱的承诺,无怨无悔,被当地村民誉为“最美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