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的幌子招摇撞骗。一些老年人感动于骗子的“热情体贴”,积攒多年的“养老钱”无端被骗。
骗术一:购买“保健品”。骗子会在老人聚集地组织老年人“体验”某类保健产品,给老年人灌输“养生理念”,诱导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功能夸大的保健产品;有的安排老年人“免费旅游”,最后买回几万、十几万保健品……案例显示,老年人保健养生心理最容易成为骗子的行骗目标。
骗术二:投资“养老服务”。骗子通过讲座、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近与老人的关系,以博取信任。最后,就会告诉老人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服务需求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是虚无缥缈的,骗子在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卷款跑路。
骗术三:诱骗“以房养老”。骗子会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不耽误老人的居住。事实上,骗子会将老年人的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出。最后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放贷人的债务催收,甚至被逼卖房还债。
骗术四:承诺“高额利息”。骗子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或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或以入住老年公寓后给予优惠打折、不入住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此类陷阱存在高额利息无法兑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等巨大风险。
警方提示:落入陷阱的三个关键点,一是受“免费体验”“免费旅游”诱惑;二是被诈骗分子嘘寒问暖的“感情牌”打动;三是被冒牌专家“洗脑”,轻信了被夸大的医疗功效和资金回报。老年人要警惕各种非法投资活动,不轻信、不购买,养成正确的就医看病习惯,形成科学的运动锻炼方式,不要相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和高额回报。同时,子女们也要多探望老人,常回家看看,多些沟通,时长提醒父母不要有“天上掉馅儿饼”的想法,让诈骗分子没有可乘之机。(供稿:南通市公安局 编辑:陆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