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志愿者服务随叫随到
事发之后,昆山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广泛征集社会力量加入志愿队伍,进行家属陪伴和心理疏导。8月3日上午,100余名心理咨询师和200多名志愿者自发参加了专门培训,随后分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下面有十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进驻一个家属安置地,他们统一穿着醒目的绿色马甲,负责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昨天下午,记者在昆山市区一家酒店内见到了其中一个心理疏导小组。
作为一名北海舰队防救船大队退役的老兵,小组组长张卫东告诉记者,每个小组人员数量根据所在宾馆的家属数量排定,其中确保有医学背景和应急心理干预经验的人员,培训时,每人都拿到了一份《心理干预第一阶段工作要点》的材料。如果出现人手紧缺,附近宾馆里的小组还会抽调人手过来帮忙。这个小组服务的是3家人,小组10个人都是自发过来义务服务的。张卫东以前经历过很多海上救援工作,也接受过很多相关培训,算是有丰富的心理疏导经验。
记者跟随这个小组走访了酒店内入住的一家人。床上躺着的一位中年男子显得有些精神恍惚,他的嫂子则受了重伤在南通治疗,凌晨3点又得知姐姐不幸遇难。由于前一天已经见过面,他主动跟心理疏导小组成员打了个简单的招呼,随后就沉默了。张卫东坐在他床边,轻声问:“兄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有的话随时说,我就在你楼上,我的电话你也记一下。”旁边的家人回答道,“他一直说头疼,还有点拉肚子。”小组里的一位退休医生接过话,“我们一会马上去买点药给你们拿过来,不过别担心,一天三次以上才算腹泻。你们一定要多喝水。”经过短暂的沟通后,心理疏导小组决定先不打扰这家人的休息。“虽然头痛、腹泻都是心理危机后常见的生理反应,应该没什么大碍,还是去买点药备着吧”,走出房间没几步,一个成员马上跑出去买药。
小组成员高静告诉记者,这两天的晚上,所有的心理疏导志愿者都集中开会到近10点钟,汇总家属情况、提出工作中的难题,由来自苏州的陶新华教授等专家专业辅导。“我们不只要做心理疏导工作,他们有什么需求我们都会尽量满足。我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即使这一阶段告一段落后,也会持续与这里的几家人保持联系,帮他们解决困难。”此外,据高静了解,现在每个伤亡者家庭都有一个机关单位组成工作组对口帮忙,专门负责他们的吃、住、行等工作。比如,刚走访的这家人由昆山海关派出8个人轮流值班、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