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舍小学是海州区浦南中心小学下辖的一所教学点,是海州区最西北的一所村小,她离镇驻地28里路,这是一所大家公认地理位置最偏僻、条件最艰苦的村小,李坤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专科毕业在这里工作15年的老师。
十五年间,那么多同事稍稍驻足就走了,李坤放弃了一次次调走的机会,用他的话来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是我的根,我知道农村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执教15年来,我对农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仅仅教给孩子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农村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李坤身边多少老师在村小稍作驻足,即刻便走。只有他,始终坚守在最艰苦的教学点,守着他热爱的学生,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倾情编织着他瑰丽的乡村教育梦。草舍的风知道这个全心全意为教育的园丁是怎样的锲而不舍;草舍的雨懂得李坤为教育怎样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他用自己的最爱,痴心教科研,和老师们一起在教科研的道路上快乐成长,做一个成人之美的人,做一个看着别人成长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这是李坤的梦想……
农民儿子,坚守村小十余年
恰逢草舍小学停电,李坤破旧的办公室内更显昏暗、简陋。因为办公室蚊子多,他特地喷洒了杀虫药,整间屋子弥漫着打虫药的气味。
“凭你的资历,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也能成为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什么选择坚守这里?”面对疑问,李坤将他与草舍小学的故事娓娓道来。
李坤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曾在草舍小学度过。中学毕业后,李坤考上了当时的海州师范学校,本该高兴的一家人,却因11500元的学费发了愁。李父到处借钱,村上人在自家不宽裕的情况下慷慨解囊,最终李坤顺利入学。那时候,李坤就暗自发誓一定要回到草舍小学任教,报答邻里恩情。
“我们班上44位同学,只有我毕业后来到村小。这里就是我的根,我清楚农村孩子需要什么,也可以让他们学得更好。”2000年,李坤毕业后就来到草舍小学的分部,2004年8月27日,正式担任草舍小学的校长。学校一拨拨老师来了又走,李坤却始终坚守在最艰苦的教学点,守着他热爱的学生,倾情编织着他瑰丽的乡村教育梦。
他关注每个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对学校每一位特殊孩子情况都了如指掌,对他们关怀备至。失去母亲的学生吴同岩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在医院李坤看到孩子无助的眼神,当场掏出身上的全部现金塞到爷爷手中,至今孩子的爷爷还经常念叨着感谢李坤把孙子从人生的低谷拉了出来;蒋欣雨是个孤儿,她的十一岁生日是李坤在班级给她过的,听着同学们唱着生日歌,蒋欣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些都是李坤最快乐做的事情。
2006年8月29日清晨,大雨如注,草舍小学校园里几个身影在雨中艰难地搬着课桌凳和办公桌,间或的闪电照亮了他们被大雨模糊的身影。其中,有一位肤色黝黑、双眼红肿的青年指挥着,他的声音沙哑着,右手无名指上缠着纱布,殷殷血迹渗了出来,就着雨水欢快的流淌着……这个青年就是李坤,一个素有“拼命三郎”美誉的年轻教师,8月27日刚刚被任命为草舍小学的校长。学校暑期给教室打水泥地面,课桌全部放到了操场上,开学事务千头万绪又加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暴雨,两个晚上李坤仅睡了不到两个小时,天刚刚亮他就十万火急地通知所有的男教师到学校把课桌凳搬到教室里。心急,一根钉子深深地扎进了他的手指,他顾不上这些,简单地用布裹一下又匆匆地蹿到了操场上……
社会实践让学生玩耍中学知识
漫步草舍小学的校园,目光突然被特色鲜明的墙面给吸引,上面印满了老师和学生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图片和教学日志。细问之下才知晓,这是李坤组织老师和同学一起在草舍村的日光大棚西红柿基地教学实践的照片。
草舍村盛产优质西红柿,李坤利用学校地处“草舍”牌大棚西红柿基地的地位优势,带领孩子们进行日光大棚西红柿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亲近泥土,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性的以“大棚西红柿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编写《走近草舍西红柿》校本教材,把孩子的笑容和行动定格在墙面上、书本里。
“学生从整地、育苗、栽培、打岔、点花、采摘到做菜,体验这一系列过程,开阔了视野而且锻炼了能力,也学会感恩,这比课堂上的知识更能教育人。”看着孩子们玩耍中学到知识,李坤比任何时候都有成就感。
因为本身热爱读书、写作,李坤便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他们写作。他辅导学生在《关心下一代》、《连云港文学校园美文》《红蜻蜓》等报纸杂志发表习作几十篇,在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
“教育博客”助力年轻教师成长
年轻教师申阜鑫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李坤时的情景,“去年我刚毕业分配到草舍小学,就看到一个人在修排水管、通电,以为是外面的水电工,细问后才知道是校长。”因为其他男老师年纪大,为节约开支,学校漏雨换瓦、打扫厕所等杂活都是李坤带头干,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全能老师”。
他也非常关注青年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校长给我大到煤气灶,小到酱油、胡椒,甚至肉和葱都给我们买齐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年轻教师到草舍小学,这是他们共同的感受。在草舍工作过的老师都品尝过李坤的拿手好菜——红烧鱼、清炒土豆丝和鸡蛋爆青椒,“味道好极了!”许多老师不止一次啧啧赞叹。
2009年,李坤开启了“教育博客”,记录村小的教育实践活动,从那以后,每天遨游教育博客成为必修课。第二年,李坤建立了“连云港教育博客”,越来越多的老师参与到写博客的行列中,草舍小学的所有老师也写上了博客,把它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反思教育成果的手段。几年来,1400多篇博客,记录了他教学生涯的点滴感悟,也成就了他“村小走出的博客专家”的美名。
他的博客蝉联省教育博客评比一等奖,市十佳教育博客、一等奖教育博客,他的博客“驿路书香”享誉省内外,成为连云港教育一张靓丽的名片。作为连云港市教育博客总管理员,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指导和影响老师撰写教育博客,给教师专业成长一个新的增长点。为市、县(区)和学校做讲座23场,协助市电教馆完成多个博客研讨和评比活动,多次主持了市教育博客研讨会。海州区单晓敏区长到校慰问李坤时勉励他继续做好“小博客大教育”这篇大文章,继续引领教育教学。
近年来他笔耕不辍,在《风流一代》、《读写月报》、《红蜻蜓》、《新作文》、《散文界》、《连云港文学》、《苍梧晚报》、《连云港教育技术》、《东海文艺》、《赣榆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和教育论文近百篇。
最难过不能常伴家人左右
十多年来,李坤最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常伴家人左右,成为家人的依靠。
2012年,李母因突发脑溢血入住市第一人民医院,情况危急,全家人急得团团转。李坤没法撂下学校的事情,只能白天工作,下班后就骑车飞奔去浦南镇上,换上另外一辆电瓶车,再骑到一院照顾母亲。早晨四点多起床查看母亲治疗情况,收拾好后再骑车回到镇上,换辆车再骑回学校。连续一个星期的超负荷运转,李坤实在是太累了,累到路上打盹把车骑到沟里才清醒。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李坤最感激的就是家人的理解与包容,“我爱人也是老师,虽然也有抱怨,但是她也明白我的工作属性,也一直支持理解我。”
十余年的坚守,李坤荣获感动江苏的最美乡村教师,乃众望所归。“能做你有没有做,做了你有没有坚持做”,看似简单的两句话,践行却非常不容易。正是李坤一直做、坚持做,才让这个奖项实至名归,也让草舍小学的进步有目共睹。因为事迹突出,2014在南京受到时任省委书记罗志军、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和赵晓江市长亲切接见。
扎根农村学校,李坤心怀梦想;行走在乡村教育的路上,李坤传递爱心;守望着乡村孩子快乐的成长,李坤依然痴情不改;为学校教科研的发展,李坤殚精竭虑奋勇直前……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