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使用善意的谎言,其性质并非绝对的对或错,而是取决于具体的情境、目的以及后续的影响。
善意的谎言往往出于保护孩子的情感、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或担忧,以及在某些复杂情况下为了维护孩子的安全或心理健康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例如,当孩子面临无法承受的现实打击时,家长可能会选择暂时隐瞒真相,以避免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善意的谎言是对的。
然而,善意的谎言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一方面,如果孩子发现了真相,他们可能会对家长的信任产生动摇,认为家长不值得信赖或总是在欺骗他们。这种信任的破裂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在未来对人际关系产生怀疑和不安。另一方面,如果家长频繁使用善意的谎言,孩子可能会逐渐习惯并接受这种不真实的交流方式,从而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我们接触的这些案件中,有的小孩是因为家庭贫困而偷窃,有的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盗窃,还有的是被不良朋辈群体带着偷窃。但是我发现其中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有部分家庭明明家中很有钱,家里三四套房,却跟孩子说家里没钱,这些都是借钱买的,平时也不怎么给孩子零花钱,导致孩子以为家里贫穷出去盗窃。这个案件不是个例,而是好几起。这样的苦难式家庭教育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这样的谎言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们也曾询问过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做,家长说是为了防止孩子不上进,怕孩子有钱学坏。我反问了一位家长,那现在孩子违法犯罪了,原因是没有钱用,这样的结果还是你们想要的吗,孩子妈妈不说话了。
对于这个现状我想说,当下社会已经不再是老一辈的社会了,家长没有必要苦难式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长大了,有知情权。在物质条件富裕的情况下孩子不一定会长成坏孩子,相反,孩子会在一个自信阳光的氛围下长大成人。(作者:胡兴艳 编辑:陈逸君 审核:陆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