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司法社工,我每天都在与那些在法律边缘徘徊的人打交道,试图拉他们一把,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轨。案主周某,便是我众多服务对象中的一个,他的故事,充满了曲折与挑战。
周某是一名涉罪惯犯,公安机关将他转介到我们迅哥有约中心时,我便知道,这会是一场艰难的帮扶之旅。起初,周某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希望。他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也表达了深刻的悔意。每次与他交流,他都态度诚恳,似乎真的想要改变自己。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周某开始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他开始撒谎,编造各种理由逃避参加我们为他制定的帮扶活动。有一次,他说自己家里来了很多人,无法参加公益活动,这边让他开视频,却遭到多次推诿,当我质问他时,他只是说确实不方便,表示下午会去参加,但是到了下午,社工多次联系案主周某却均无法取得联系。
不仅如此,周某对我们为他量身定制的帮扶方案也开始抵触。他认为这些没有用,拒绝参加。无论我怎么劝说,他都不为所动。
更让我头疼的是,周某的家庭情况也给我们的帮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他的父亲电话始终关机,我们无法与他的家人取得联系,了解周某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家人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帮扶工作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举步维艰。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无比的挫败和困惑。我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却看不到任何成效。周某的反复无常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意义。但我知道,作为一名司法社工,我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个服务对象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经历,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帮扶方法,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我重新审视周某的情况,试图找到他抵触的根源。我也更加积极地寻找与周某家人取得联系的方法,希望能从家庭方面找到突破口。
帮扶涉罪惯犯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会有一丝希望的曙光。周某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也将继续在这条帮扶之路上努力前行,期待着他能真正改变的那一天。(作者:施昌瑞 编辑:陈逸君 审核:陆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