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一提到某人是社工,大家都会非常尊重他。因为在他们眼里,社工服务于社会,是"社会医生"。社工已成为香港的一张名片,其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运作经验引发外界纷纷仿效。
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工作人员昨天向晨报记者介绍,香港社工模式的成功之道在于其处于政府、机构以及公众之间的"中立"位置。
据介绍,香港每562人中即有一名社工,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人有一名社工的水平。目前香港社工已超过1.4万人,大多来自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生,享受较好的薪水待遇,专业服务令人称道。
香港对社工采取强制注册管理,《社工注册条例》规定,具有社工注册资格的有四类:具有社会工作学位者;具有社会工作文凭者;没有社工学历,但已从事社会服务工作10年者;没有被认可的社工学历,但现正担任社工职位者。目前,香港至少有6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系,学生不仅要通过社工理论知识课程,还要完成800小时的社会工作实习。
至于薪水报酬方面,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对在政府部门任职的社工,其工资参照公务员标准。对于在民间机构任职的社工,收入水平根据本人的资历和职务来定,一般初级社工月薪在1.2万-1.8万港元,高级社工月薪可达6万港元。
香港社工服务由政府来提供,但社工从业者分属于各个民间机构,目前已达3000多家。对于社工的服务项目,机构先以服务对象做分类,然后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香港政府辖下的社会福利署资助的服务为例,有社会保障、家庭及儿童、康复、青少年、安老、小区发展等类别,然后再进行细分,例如家庭及儿童,会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寄养服务、社会福利署热线服务。
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香港社会服务模式的成功之道在于较好地协调了政府、社会工作机构和公众之间的关系。社工是一个"中立"身份,在处理许多社会问题时就比较主动。"(社工)可以代表民间,向政府反映老百姓的诉求,也可以为政府排忧解难。"(据《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