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西藏学生在幼师学习 内地读书费用全免
17日上午9:40,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碧罗校区的操场上,一群穿着迷彩服的新生正在军训,在操场一角的树荫底下,17位女生正在休息。一问她们的名字,个个具有浓郁的西藏特色,原来她们就是14日傍晚来徐的藏族学生。今后3年,她们将在徐州幼师学习、生活。
“到徐州读书是一种骄傲”
旦增曲米,17岁,来自西藏拉萨市郊,同样也是2013届西藏班的班长。“在我们家乡,家长们都认为孩子能去内地读书很光荣,孩子就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了。因此,在离开西藏到徐州读书的时候,父母特别为我举行了欢送会,大家穿着只有在藏历新年时才穿的藏服一起唱歌、跳舞。”旦增曲米说,“在来徐州之前,妈妈特别为我准备了哈达,保佑我平安。”
来自西藏尼木县的次仁噶珍说:“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为了让我能够在徐州安心读书,他们特意到寺庙里为我祈福。现在我每天都会向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据了解,9月12日,这17名西藏学生由西藏教育厅安排两位生活老师陪着,乘火车前来徐州,并无家人陪伴。
“我家那边没蚊子”
扎央,2011级西藏班学生,同时也是2013届西藏班学生的学姐,负责带领新一级西藏班学生适应校园生活。扎央说,这几天向她反映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徐州的天太热了,蚊子也多。徐州和西藏海拔相差悬殊,气候、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让新生一时难以适应。
“我家那边没蚊子。”扎央说,“蚊帐、花露水什么的,从来没用过。现在它们成了日常生活必备用品。而且因为海拔悬殊,现在这几天还总是犯困。”
新生旦增曲米说,身体上的不适还是其次,最让她受不了的是孤独,虽然大家都是西藏生,但来自西藏各个地方,彼此互不认识,对环境也不熟悉,所以特别想家。但是也很快乐,因为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次仁噶珍也说,刚到学校时,她很想念家人,躲在被窝里悄悄流泪,现在在老师的呵护下慢慢适应,渐渐喜欢上了这所学校。
对此,学工处处长李桂萍说,按照规定,除非有特殊情况,西藏生在徐州读书期间,只能在暑假返家探亲一次。
在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班学生的宿舍里,记者看到,寝室的门上有的贴着藏式门帘,有的挂着哈达,但都写着同样的标语“藏汉一家亲”。房间内也贴满香铺和八宝图。正在布置房间的旦增曲米说:“在每张床上,老师们都已为我们铺好了厚实的床褥。”
班主任高玉梅老师介绍说,在餐饮生活上,学校为西藏班学生开辟了专属就餐区,由于她们除了不吃鱼和狗肉,其他饮食习惯和大家都差不多,为了让她们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学校没特别定制食物,只是在个别菜的口味上加重。
内地读书费用全免
学工处处长李桂萍说,西藏班学生在徐州的学习生活实行全免费政策,每位西藏班的学生每月有450元的生活补助,每年有1500元的助学金,平时生病、看病的所有费用也都是由政府埋单。等到三年学成后,学生们回到西藏可以继续学习也可以参与西藏建设。
李桂萍说,内地西藏中职班全省只有3所学校有,其中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担幼儿教育培养。截至目前,该校有152名西藏学生。
西藏班老师“全年无休”
为了让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有家的温馨感觉,学校在开设西藏班之初就提出“代理家长”制度:学校领导和老师成了藏族孩子的“家长”,每人分工负责几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连老师的办公地点都紧挨着学生教室和宿舍的一楼,以便随时随地照看孩子,校领导也轮流值班。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时时有人在,事事有人管。
李桂萍坦言,负责西藏班事务的老师们,几乎“全年无休”,手机要保持24小时开机,“一到放假、双休日,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要安排好学生的饮食起居,负责他们的安全。”李处长说,学生住院期间,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学组成了互助小组,每天轮流到医院陪护。
“代理家长”帮学生过语言关
“虽然西藏班的孩子是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但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李桂萍说,刚来时很多学生甚至连交流都十分困难,在数学和英语的学习中也很吃力。为此,学校提出“让每位学生都进步”,要求任课教师、“代理家长”对自己负责的学生分类,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安排帮助内容,确定帮助时间和范围,定人、定时、定内容辅导学生学习。老师们课上课下,手把手地教孩子认字、学拼音,“代理家长”更是整天和学生呆在一起,用汉语拼音交流和沟通,以帮助学生度过“语言关”。
课余时间,学校还带西藏班的学生到徐州各景区游览,加深学生对于徐州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