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陈怀瑜:脚印是丈量文明的尺度
2014-06-21 05:26:22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71次 评论:0

脚印是丈量文明的尺度

    文明,是人类发展进步的结果。当然,这颗美丽的果实,并非悬坠于虚无飘渺的云端。文明风尚、文明行为、文明精神,只会闪现在人们的身边,伴随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中,积聚于百姓可触可知可感的真实情感和心灵里。 

  文明社会,文明生活,文明之人,都走在有规则、有共识、有方向的文明之路上。而踏于实地的脚板,正是丈量文明的尺度。因此,国家、社会为推动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开展文明创建、完善文明体系、构建文明道路,就必然要因应创建文明的现实性、生活性和真实性。各种创建文明的决策、措施、方式,也当一概杜绝闭门造车,而需要联系实际,深入生活,与百姓的日常行为和精神理念相联系;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所为——也就是要与百姓手握手、心连心,共走文明路,才会齐方向、一条道、共未来。

  人们追求的文明之路,包括学习、行为、精神;创建、总结、督导、推进等,归根结底,文明,其实就在那条大家都熟知的道上——它的名字就叫:群众路线。

  走在群众路线上,是追求文明、创建文明和推动文明的根基。由此来看,福建省委文明办采取不打招呼,以徒步或骑车方式,开展文明创建明察暗访,并将其长期化、一贯化、日常化的做法,确实是一种“推动文明督查接地气、明实情;推动文明创建改作风、增实效的重要举措”。

  公务人员深入基层,调研社会,从来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最佳形式。没有事先安排,不作提前准备,如此之举,则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片形势大好的形式主义,就没有了市场。下得车来,走在实地上,民间真实的气味、气息、气氛,就能真切地扑面而来。脚步走在民间大地上,走在人来人往拥挤的普通巷陌中,才能真切感知社会冷暖,了解基层民意民心,度量社会文明质感。

  与群众打成一片,无官民身份之无形距离,无陪同之前呼后拥,才能近距离亲密无间地与群众面对面,方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呼声,倾听到底层的声音,让人微者不再言轻;才能做到接“地气”,达“天听”。走在树立文明、创建文明、督导文明的群众路线上,则“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可能变为现实;“官民一家,鱼水情深,社会合谐,其乐融融”之文明愿景,也必将能变成现实。

  创建文明,要“走群众路线”,但不能只表现在理论上、文件里、口号中,而是要发生和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如果公务人员只知在机关里务虚,而不能像福建文明办这样,轻车简行,深入基层,以踏实的脚步来丈量文明的长度、宽度与深度,那么,又怎可能真实感知和感动于百姓心中的文明律动呢? (陈怀瑜)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文明行为是不应该靠强迫来维系 下一篇文明创建不应“被遗忘的角落”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