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游 文明是必带的行李
春节黄金周即将到来,许多公民会选择外出旅游。国人的海外形象和景区的整洁秩序都将面临一次大考。鉴于近年来旅游中不断曝出的各类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出游提示,希望游客安全出游、文明出游、快乐出游。
文明出行这个话题,可以说逢节必提,却屡遭尴尬:还记得那年中秋过后,三亚3公里海滩布满的50吨垃圾吗?还记得出境游埃及3500年前文物被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不文明情景吗?近年来,这种景区不文明陋习让国人承受了多少来自世界的藐视目光。
应该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旅游休闲日益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地公民2014年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可见,抓好文明出行,对维护国家形象和公民道德影响巨大。
国人有钱了,已开始把外出旅游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无疑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明显标志。然而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经济的发展并没有随之带来文明素质的提升。君不见,旅游过程中,有的人钞票随身带、相机身上挂、家人伴左右,却独独把文明丢在了家里。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随地吐痰、随意插队、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甚至公开违反当地禁忌。此类不文明行为,既损害了国家形象,也自降了个人素质。从根本上说,还是文明素养并未内化为自觉行动的体现。
革除出行陋习,必须带上文明。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既要有相应的制度跟进,也需要积极引入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社会评价,形成舆论监督、道德约束等机制,营造一个“人人有道德、人人守公德”的良好氛围。
革除出行陋习,必须加强管理。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督查工作;旅游企业要做好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安全旅游;旅行社要把好“组团关”、“落地关”、“行程关”;导游、领队要真正肩负起文明旅游宣传员的职责。只有景区、旅行社等方面形成合力,为游客出游提供便捷、多样的选择,才能更好地保障文明出游落到实处。
革除出行陋习,需要人人参与。广大游客要从自身做起,遵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文明行为规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环境,举止得体,文明出游,争做文明旅游者。
公共场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但愿这次春节出行,能有更多的人请文明装进行李箱,将好形象留给旅游地。(张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