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双拥时评: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变”与“不变”
2025-04-01 15:48:57 来源: 作者: 【 】 浏览:23次 评论:0

国防教育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有血有肉的情怀。”“民兵是乡村振兴的‘突击队’,也是基层治理的‘稳压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基层一线代表委员关于双拥的建言掷地有声。

 

站在新时代,回望来时路,双拥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于变中育新机开新局,于不变中践初心担使命,以坚如磐石、历久弥新的军政军民团结,持续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汇聚强大力量。

 

 

时代环境在变,助力强国强军的初心从未改变时节如流,初心若磐。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征程。

 

2016年以来,全国双拥工作紧跟改革强军步伐,紧扣“战区主战”战略要求,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构将地方保障力量深度融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军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军民协同机制让革命战争年代的“拥军支前”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今年2月8日,四川省筠连县突发山体滑坡,武警四川总队第一时间派出筠连中队17名官兵奔赴灾区,县人武部调集120名民兵紧急驰援。“子弟兵来了!”这句跨越时空的呐喊,再次成为中国人民独有的“安全密码”,始终以党和人民事业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盼从烽火硝烟中一路走来的双拥工作,继续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绽放时代光芒。

 

 

形式内容在变,矢志爱国拥军的使命从未改变使命决定形式,形式承载内容。双拥“拥”什么、怎么“拥”既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个实践课题。

 

在土地革命的烽火中,双拥工作重在“拥红扩红”创造了“母亲送儿打豺狼”的动人画面;在抗日战争的硝烟里:“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家国大义化作了“拥军优抗”的具体行动;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里,百万民工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壮阔场景,诠释了“拥军支前”的澎湃伟力。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党的中心任务,双拥工作正在以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服务备战打仗需求、服务新质战斗力生成为方向,构建起党政军主导、社会协同、军民参与的新型双拥格局。“善为理者,举其纲,疏其网”党的中心任务始终是双拥工作的“总纲”,矢志爱国拥军始终是双拥工作的“主责主业”。

 

 

人员力量在变,赓续军民鱼水的基因从未改变事业的传承本质是精神的接力。近年,地方为军队提供云计算、数据分析等智力支持,军民鱼水的基因“送军粮”“送科技”创造性转化。

 

统计显示,全国已建成100多个军民协同创新中心,吸引8万余名科技工作者参与;10余万社会拥军组织、30余万家拥军企业、3万多个社区街道与部队基层单位结对共建,城连共建、城舰共建深入开展。

 

新时代双拥工作正在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人力界限、职能界限,汇聚起“爱我人民爱我军”的磅礴力量。400余座双拥城如同精神坐标,亿万双拥人恰似星火燎原,新时代的双拥实践者,用智慧和汗水共同编织着坚不可摧的家国纽带、赓续着军民鱼水的精神接力

(来源:中国双拥微信公众号  编辑:陈逸君  审核:陆迅)

回看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新时代的双拥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频、与军民需求相应,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续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 双拥知识一..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