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公众应该谨慎对待“网络问诊”
2012-11-03 16:43:43 来源: 作者: 【 】 浏览:789次 评论:0

 公众应谨慎对待“网络问诊”
 

          近日,长沙蒋先生的孩子出现咳嗽发热的症状,为图方便他咨询了一位“网上医生”,没想到孩子病情加重。蒋先生这才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和蒋先生一样,不少“图方便”的市民身体出现不适后,第一时间上网求医问药 ,自己购药服用。(10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绝大多数网友都有“网络问诊”的经历,而网络上挂着主任医师,甚至是专家教授头衔的医生不在少数,网友们也乐得有这么一个免费寻医问药的平台。“网络问诊”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帮助一些患者得到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它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缓解现实中的医患矛盾和紧张关系等等。但是真要通过网络来看病、治病,还是应谨慎对待。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虽然现在西医居多,但“望”和“问”仍旧是医生诊断病情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加上现代化的疾病检测设备,最终确定患者的病情。可是“网络问诊”只剩下了“问”,连仪器检测也无法做到,医生仅仅是根据患者的陈述来判断病情。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相反,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呈现出同一个症状。如果网络医生仅仅根据网友对症状的描述来判断病情,则误诊的可能性会很大。
  弊端还不止这些,有专家表示,网络上的一些所谓专家、教授,现实中可能连医生资质都没有,或者是医术低劣的庸医、医托,他们参与“网络问诊”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医院和诊所拉客;再比如按照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医生在网上提供医疗建议,没有收费,也不构成医疗合同,如果出现了误诊等医疗事故,患者很难为自己维权。
  “网络问诊”的流行,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从一个理性和客观的角度来看,网友们为了图省事省钱而耽误了正规的诊治,最后反而得不偿失。苑广阔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温州平民老人展多元化中国慈善 下一篇时评作者的眼里不能少了真善美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