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社工考试热与社工证受冷的理性思考
2012-02-14 21:14:16 来源: 作者: 【 】 浏览:1479次 评论:0
社工考试热与社工证受冷的理性思考


  至少从目前来看,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获得并不能给考试者带来实际利益。尽管如此,也挡不住社工师考试者坚定的步伐。

  利好消息是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优厚政策鼓励社工人才发展。专家建议,好的政策不分体制内外都应该享受的到,否则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将会是一纸空谈。

  ■ 本报记者 杜志莹

  6月11日,一年一度的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在京开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社工部社工关婷再次走进了考场,这次她报考的是中级社会工作师。

  关婷在2008年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以下简称"社工证"),但实际上,这个证书对于她在单位评职称、提工资都没有用。这次她报考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纯粹是出于自己专业上的考虑。

  关婷所属的社工机构属于"体制内",社工证尚遭如此"冷遇",那些大量在"体制外"已经取得社工证的社工们,又是如何面对这张被国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的证书呢?这张证书又带给他们什么?

  体制内:评职称不认可社工证

  关婷这次报考中级社工师只是想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现实中获得这个证与评职称无关,与工资待遇也无关。

  2008年,国家首次举办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当时在北京大学读社工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关婷也积极报考了,并且以高分通过。那个时候关婷没有想这个证到底有没有用,因为她自己也不确定毕业后是否还能继续在社工领域发展。之所以考试,是因为她觉得获得证书是对社工的一种认证,一种肯定,而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一种家常便饭。

  2009年8月,硕士毕业后的关婷进入了北大人民医院社工部工作,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有编制。她觉得能在社工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很兴奋。

  她其实是带着自己的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进入医院的,但当时,社会工作师还是个新鲜名词,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职业。

  工作后要评职称,关婷拿出她的助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但是医院翻遍了可以参考的人事制度,都没在卫生系统内找到"社会工作师"这个专业技术职称,在医院,关婷的这个证不能拿去评职称,因为卫生系统尚未来认可。

  这个时候,关婷才意识到,她拿到的这个证对于她今后的评职称、涨工资都是没有用的。

  6月底的时候,关婷要考卫生系统认可的中级职称考试,但这个考试与社工考试毫无关联。

  而关婷之所以仍要坚持去考中级社工师资格证,是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希望自己能在社工这个系统中得到认可,"不然也是不完整的。"关婷说。而医院的领导也支持关婷继续去考中级社工师。"也许有一天,卫生系统会认同社工师这个职称。"关婷觉得,将来政府一定会解决证书认可的问题。

  实际上,在2006年人事部和民政部联合印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指出:"通过考试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以及第三条:"国家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

  这其实就是说明,在国家有了29个系列职称之后,社会工作师是新发展出现的一个职称。

  但具体在实际情况中如何执行,仍没有具体规定。

  体制外:社工证是自己对自己肯定

  在体制内,社工证都派不上用场,那么在体制外又是怎样呢?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协作者")致力于用社工方法志愿服务流动人口,在还没有社工考试之前,协作者就把专业化建设作为最主要的内容,将机构定位在探索本土社工方向上。"不管考不考试,这都是我们的目标。"协作者主任李涛说。

  2008年开考后,李涛鼓励机构的所有人参加考试。

  李涛反对任何形式的考试,但是既然在自己致力发展的领域有这么一场考试,他也不惧怕。

  在考试的前两天,李涛才开始翻了翻书复习了一下。2008年,李涛直接报考中级社工师并且顺利通过。当年,协作者里的10名员工,两名通过了中级,两名通过了初级。在2009年,又有三名员工通过了初级考试。

  李涛说,考的全是自己在实践中经历过的内容,所以很简单。

  李涛认为,既然考过了,那么中级社工师就是中级职称,助理社工师就是初级职称,这个职称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不需要其他的评定。但是,在中国,证与福利待遇挂钩才会有作用。虽然社工证在技术上认可了,但在待遇上,这不是民办社工机构自己能解决的事情。

  尽管如此,李涛还是认为,考社工师的证还是很有用。

  在这个职业资格认证的社会里,考取社工证,可以得到社工领域内的承认。"我们不能自己说自己是社工。"李涛说,社工这个词儿本身很通俗,很可能被演绎成多种意思。但实际上,社工有自己的专业理念和职业方法,有了这个证,可以证明自己具备社会工作从业的资格。

  李涛说,他之前跟人说他是"做NGO的",但这个"的"后面的主语是什么?现在有了,那就是社工。作为民间的社工从业者,有了一个基本的技术等级和职业名称,并被社会所认可。以前李涛出去的办事,填一些表格,在职业一栏经常都填的是"无",但现在就可以填"社工师"。

  社工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服务方法要为大众所掌握。在协作者服务的农民工中,居然也有农民工通过了社工考试,协作者员工王海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早在2002年的时候,李涛还是一名记者,他当时通过采访认识了来北京打工的重庆人王海英。后来,李涛创办了协作者,王海英成了协作者的志愿者。"我就是喜欢帮助农民工,因为我自己就是农民工,所以我对于他们的需求很有体会。"王海英说。

  2008年首届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开考,但规定只有高中毕业以上的人才能报考,初中毕业的王海英没有高中毕业证书,她就向审核人员拿出她在协作者编写的"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手册",审核人员看到王海英已经这么专业,就跟王海英说:"好好考啊"。就这样,王海英取得了考试资格,并且顺利通过了初级社工师考试。

  虽然取得这个证既不能提工资,也不能获得实际利益,但是王海英觉得,有了这个证,是对她工作的一种认可。在工作之余,王海英考取了中专文凭,因此今年,她又可以去报考中级社工师了,在审核资料的现场,王海英又碰见了上次放她考试的审核人员,王海英专门跑过去跟他说了声"感谢"。

  为什么考这个证?王海英说,不为别的,就是能借考证加强专业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有价值感、成就感。"考试之前你总要看书复习,可以系统学习。"王海英说。另外,王海英积极参与实际社会服务,很多东西在参与的过程中就提升了自己的能力。用王海英的话说,"跑几趟就会了"。

  期待:政府购买服务

  要让社工证在实际中起到作用,李涛说,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办法。

  北京市西城区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以下简称"悦群")今年成为了北京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对象。

  悦群总干事郭昊2009年毕业于北京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属于科班出身。

  2009年是全国社工考试的第二年,"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去考了社工证"。郭昊说。当时,已经属于科班毕业的社工系学生,郭昊的老师鼓励同学们都去考一下社工证,因为这个证是对他们能力的证明。

  郭昊很顺利地就考过了,"那个时候题目简单,再看看现在的考题,明显难了很多。"郭昊说。

  当时,郭昊正在筹备悦群社工事务所,6月份考的试,7月份社工事务所注册,9月份拿到了社工证,郭昊说她这一路走的还是很顺利。拿了证,成立了社工事务所,郭昊想的是,要办一家专业的社工事务所,考这个证是必须的。

  悦群社工事务所共有6名工作人员,已经有2人拿到了助理社工师证书,有4名今年准备考。为什么要去考这个证,郭昊说,还是想将事务所办成专业的事务所,前提就是工作人员要专业。

  悦群属于民非,属于NGO领域,并不是所谓的"体制内",所以即使拿到了证,这个证与个人的职称评定、工资都是不挂钩的。

  虽然悦群的主管单位西城社工联合会制定了社工事务所的工资指导意见,但是这在悦群员工的工资上很难体现。

  现在,悦群工作人员的工资刚入职只有1500元,转正之后是1600至1800,这些工资在北京生活是很低的,如果考过了社工证,那么工资可以提升到2000元。今年,政府购买了悦群的服务,一个街道一个社工。因此,悦群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模式在深圳、广州等地实践地比较成熟了。广东东莞出台了《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其七个配套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供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社工薪酬指导价位显示,本科学历见习期社工待遇为2800元,而十二级助理社工师待遇提高到4000元,中级八级社工师则增加到7000元以上,八级以上副高社工待遇则将根据未来国家有关政策确定。根据社工的实际表现,其薪酬会在指导价内有5%的浮动。

  参与社工考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力

  "像深圳、东莞都有这样明确的社工薪酬指标,虽然各地政策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还想呼吁政府放开公共服务资源,公开购买社工岗位,把民办机构人员的福利与体制内的福利对接起来,这与项目竞标是一样的。"李涛说。

  在北京,虽然有政府购买社工岗位,但基本上面向的是体制内的社工事务所。"这就麻烦了,"李涛说,"不论我们草根的社工机构做的多好,多专业,但我们不属于体制内,那政府就不购买我们的服务,这是不公平的。"实际上,对于草根社工机构来说,人头费属于机构最大的开支,如果能解决这一块的支出,那么能减轻机构相当的负担。

  社工证本身没错,相应的政策如何对接起来是个问题。从技术上说,政府购买社工岗位不难,李涛认为,实际上还是政府怎么认识体制内外不同的社会力量的问题。

  呼唤:政策一视同仁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2020年达到300万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并明确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六类人才队伍之一。

  北京市从2009年开始正式招收社工,当年计划招收人数约2000名,但报名人数达16200左右。由于报考人数众多,2010年选聘人数由约2000人增加到3000人,当年报名人数也达到17500多人。最后,原定三年(2009~2011年)选聘5000人的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了。

  今年北京市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利好政策,鼓励社工人才发展,如,北京市出台规定称,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的非京籍应届、往届毕业生,如报考社会工作者岗位,并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北京户口。再比如,北京市的助理社工师、社工师取得职业证书并到社区工作的话,每个月可以分别获得200元和300元的职业补贴。

  但在李涛看来,政府的这些政策规定对于体制内是有效的。"越出台这样的利好政策,在体制外的民间社工组织越被边缘化。"

  李涛认为,虽然北京的这些政策没有惠及到自己的机构,但也是个进步了。"政府是第一序列的,我们是第二序列的,我们不能愤慨,但是最好是都能惠及到。"

  政府出台这些利好政策,是鼓励社工发展。但是李涛认为,政策应该均等化,"比如在政策里加上一条:在民办社工机构中已经取得社工证的人员同等可以获取户口。加上这一条很难吗?"李涛问。

  社工政策要达到均等化,尚需要国家的政策出台,也需要基层机构推动。

  早在2008年时候,李涛就在思考,获得社工证之后还缺什么?最后他觉得还缺两样东西,一是社会福利,一是社会认同。

  李涛说,目前,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很多社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进入社工机构,对社会工作很绝望。"当社会不了解社工的时候,靠的就是这些坚守在社工岗位的人踏踏实实的努力推动,如果大家都不做,这个专业怎么发展?"

  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政府对待社工师的待遇标准要统一,不要搞双重标准,不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待遇应该一样。

  夏学銮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社工师相关的政策,不论在政府部门还是在NGO工作的社工,只要取得社工师的证书,待遇要大体一致。"不然考这个证书没有吸引力,考上考不上没区别,颁发证书的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文件,规定录用社工师的机构能够按证书证级发相应的工资。"夏学銮说,社工师的待遇应当大体一致,不然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空谈。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社工 考试 受冷 理性 思考
上一篇谁来打捞环保部门“沉没的声音” 下一篇关注流动儿童梦想:理想面前 人人..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