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警示社会责任的乏力
新华网南宁1月16日报道:两三个人挤在一床凉席上相互取暖,穿着凉鞋满操场嬉闹,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在接近8℃寒风中学习生活。这是记者近日在广西天等、大化等大石山区校园里看到的场景。(1月16日 新华网)
萧瑟的寒风中,孩子们穿着凉鞋嬉闹,喜也?悲也?在一个倡导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在一个尊老爱幼的礼仪之邦中、在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为什么还有诸多的孩子们不能在寒冷的冬天里享受到一些温暖和关爱?
前有湖南茶寨村小学49名学生聚集在租来的、灌风的民房里读书,现在又是广西天等县的孩子们大冬天穿凉鞋上学,这是怎样的令人心酸和悲痛!一面是零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一面是不能避风的民房教室;一面是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一面是寒风中靴不能裹脚的孩子,责任何在?公平何在?
惨痛的校车事故、心痛的溺水事故,为什么总是留守儿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更多的还社会责任。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中华儿女子子孙孙的共同努力,无论城乡,这就需要对社会责任有所担当,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孩子的公平,对孩子的公平就是教育的公平,但是,从当前发生的校车事故、孩子溺水事故来看,是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匮乏和缺失,其根源是社会责任的乏力。
留守儿童和农民工一样,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相对来说,农民工的低位虽然卑微低下,可毕竟有自生能力。而留守儿童却不同,他们应该享受到最起码的社会保护和公共服务。尽管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可是,我们看到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仍然在挣扎在连取暖也得不到保障的边缘线上,能说孩子们幸福吗?能说他们得到呵护了吗?
广西天等县孔明小学,有101个孩子在学校寄宿,要不是一家慈善机构捐献的5000元钱,恐怕在寒风中只能裸睡在冰冷的凉席上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喊了多少年的口号,在经济总量跃上全球第二位时,孩子们仍连最基本的教育服务和温暖都享受不到,能说社会尽责了吗?
要确保农村孩子享受到教育公平,需要社会责任的正能量,释放正能量,就需要社会组织机构的会责任心,只有为孩子负责的社会,才是一个有爱心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才是一个幸福的社会。否则,希望只是镜中月,幸福成为水中花。(董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