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陈光标,质疑郭美美,甚至连中国红十字会都被拖下水。近期,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出现了太多不和谐音符,社会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已上升至顶点。7月15日,在搜狐网络大厦,有关“郭美美为何能轻易粉碎我们的信心”的研讨会颇有些火药味,一位嘉宾甚至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难道红十字会真的是不可取代吗?”
如此尖锐的质疑实际是来自于网络民意。在《公益时报》上一期“益调查”中,超八成网友表示对 “后郭美美时代”的中国慈善机构没信心,这不禁令人担忧,刚刚起步的中国慈善会否因为一个90后女孩的荒唐之举戛然而止?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的观点是,“郭美美事件”引导公众观念日趋成熟,社会质疑慈善的正面效应正在逐步发酵。
事实上,从陈光标到郭美美,舆论讨伐的目标都始发于个人,以公益之名谋私己之利,这是引发社会公愤的症结所在。但是,“郭美美效应”延续至今,已绝非陈光标事件简单地重蹈覆辙,公众对于“打破垄断慈善”、“呼吁捐助信息透明化”的呼声此起彼伏,这种理性的舆论监督,对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无疑弥足珍贵。
回首近一段时间公益慈善界发生的变化,民政部起草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郭美美的“功劳”。而在《纲要》提出的同时,民政部承诺了推行“慈善业信息公开制度”时间表,5年长跑虽略显漫长,但至少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民智渐开的过程。在经历过这样的一系列事件之后,当“忻州养老院变身居然之家”的报道公诸于众时,当“天价手术刀捐赠实则有利可图”被曝光时,公众思考更多的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造成了中国慈善界今日千疮百孔的局面。这种思考,恰恰是中国慈善事业净化慈善环境、继续向前健康发展的动力。
诚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员所表达的,郭美美事件不该轻易粉碎中国对慈善事业发展的信心,相反,通过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应该期待中国慈善界发生更积极的变化。
例如中国是否该发展更多的民间慈善组织?实现公益机构透明化该如何具体操作?公益组织参与商业活动,究竟是自力更生还是不可接受?抛开政府财政预算不谈,中国慈善机构的管理费是否该与国际标准的20%接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拷问和质疑,而对这些问题的深究,绝不会扼杀慈善,而是提升社会对慈善机构和慈善从业者的高标准要求,使慈善业更加有力的前行。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陈光标还是红十字会,都给起步阶段的中国慈善事业提供了可参照的标本,他们的榜样力量不容抹杀。同样,正是在对行业领袖的拷问与质疑声中,中国慈善界正经历着一场头脑风暴,虽然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但我们期待着它推动中国慈善界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美好未来。 (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