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传统文化潜能补德育短板
在推行道德教育方面,传统文化中原本就蕴含着丰富和宝贵的财富,只需创造性地激活其潜能就能事半功倍
当各种宫斗剧、穿越剧、婆媳剧攻陷电视荧屏之时,用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的三百集系列情景剧《学堂故事》,让广大观众尤其学生家长眼前一亮。《学堂故事》是中国首个启蒙道德教育大型电视文化工程。这部取材于《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的情景剧,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宣扬了传统美德。(5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
与二十年前红遍荧屏的《东方小故事》类似,《学堂故事》也是一次用现代媒介和艺术手段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积极实践。这样一部情景剧,最核心的关切在于以下两个问题:其一,物质条件的改善为何没能破解教育难题?其二,传统文化精华如何为今天的教育所用?这两个问题,精准地击中了当前教育问题的要害,而《学堂故事》则试图通过激活传统文化的教化潜能,来探索一种求解路径。
现如今,有许多家长误以为,只要充分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教育”的责任。这种教育理念,频频因“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身陷丑闻而遭遇尴尬。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德育”的缺失。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德育方面原本能够大有可为,但现在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精华都普遍持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认为那些知识是“过时”和“无用”的。
换句话说,如今的教育已沾染太多的功利色彩。在高考指挥棒和升学率压力的裹挟下,无论父母、老师还是社会舆论,大都在以一种功利的心态来看待学生教育。受这种功利价值观的驱使,即便是对学生成长极为重要的体育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也都严重地被边缘化,更不用说那些“无用”的传统文化教育。
注重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是破解功利化教育迷局的一剂解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补齐现行教育模式的“德育”短板,能够有效地防范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实利主义对青少年的全面侵蚀。近些年,已有不少教育者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有的学校以“给父母洗脚”的方式推进感恩教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事实上,在推行道德教育方面,我们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原本就蕴含着丰富和宝贵的财富,只需创造性地激活其潜能就能事半功倍。从表面上看,《弟子规》《三字经》等典籍中的那些故事,已经像化石一样年代久远;但仔细品味就能知道,其中的文化精髓和道德教化,即便再过几十个世纪也未必过时。诸如《学堂故事》这样的文化工程,正是试图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喂养”现代教育。
不过,需要防范的是,旨在改变功利教育现状的传统文化教育,本身不能陷入功利化的窠臼。比如,如果学校和家长简单地以学生能够背诵多少“故事”为考核指标,或者以逼迫学生写观后感来检视成绩,最终可能非但无法实现道德教化的初衷,反倒成为学生应试教育之外的一种负担,进而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也不能完全依赖一两种固定的形式,应该在探索教育创新的同时加强生活教育——因为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归根结底来源于有文化的生活、有道德的生活。从大的角度说,我们需要改革评价体系,为学生们创造更加多元和良善的外部环境;从小的角度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修正习以为常的教育观、人才观,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熊丙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