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丹徒区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
2018-08-12 15:59:18 来源: 作者: 【 】 浏览:2413次 评论:0

丹徒区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见到吴宝成时,这位54岁的中年男子正准备下乡演出。“最多只能谈一个小时哦,村民都等着我去呢。”吴宝成是镇江市丹徒区高资街道文化站站长,他在当地还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文艺明星,会唱锡剧、扬剧,“光是锡剧,我就能唱16本大戏。”

  今年初夏,丹徒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清风雅韵戏曲周”,连续在丹徒新城中心广场演出了一个星期。吴宝成是“台柱子”,几乎每天登台演出。“观众太多了,反响太热烈了!”丹徒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偌大的广场上,密密麻麻都是观众,不少戏曲迷从镇江市区赶来,就是为了一睹吴宝成的演出。据了解,吴宝成领衔的锡剧团、扬剧团和歌舞团队,不仅送演出到本地乡村,还去周边县(市)。有一次去丹阳市珥陵镇参加农民艺术节,本来只安排演出三场大戏,结果连演十一场!

  这是丹徒区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丹徒区委书记张映桥说,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就包括乡风文明建设,不仅要富口袋,而且要富脑袋。把高质量的文化融入乡村肌理,才能强力助推乡村文明建设。

  推进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文艺人才队伍。丹徒地处吴头楚尾,文化积淀深厚,南部丘陵地带的田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谷阳镇三山艺术幼儿园园长孙阿英。在文化和教育部门支持下,孙阿英开发出《悠悠吴韵,南乡田歌》课程,将南乡田歌与廉政、消防、儿童生活等主题融合,挖掘新的田歌素材进行艺术再创作。三山艺术幼儿园师生编排的节目,登上了中央、省、市舞台。

  像孙阿英这样的乡土文艺骨干,如今在丹徒有249名,全区拥有镇级文艺团队19个,村组业余文艺团队193个。区里出台了《民间文艺团队资助管理办法》,按团队演出频率、成员数量、社会影响力等标准,对全区文艺团队进行星级划分、分层管理,鼓励各类文艺团体踊跃深入乡村,给农民带去更多的文化大餐。

  有了文艺团队,还要有文化阵地。在丹徒,乡村文化阵地遍地开花。在乡镇文化站做了30年文化工作的丁六成,联合四五十名文艺爱好者,自费百余万元在上党镇西侧建成乡村演艺大舞台,定期无偿为周边群众演出,成为丹徒乡村文化的一张名片。很多村都有相当正规的文化场所,记者在荣炳盐资源区曲阳村看到,村口除了有篮球场、法治文化广场外,还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舞台供村民们自编自演节目,村里还邀请村外文艺团体定期前来演出。

  今年上半年,丹徒区以“乐活丹徒”文化惠民活动为主线,连续举办了“清风雅韵”广场戏曲周、丹徒田歌大赛等,吸引了全区镇级文化站、民间文艺团队140余支近9000人参加,并利用春节、端午等节日契机,开展舞龙、荡湖船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50多场,真正将文化大餐送到了百姓身边。

  除了文艺演出,丹徒区公共文化社会服务设施也全面提档升级:区图书馆已形成镇(街道)分馆全覆盖;区文化馆建成两个分馆,并将逐渐覆盖全区;书香丹徒建设持续发力,“悦读越享”主题经典诵读大赛覆盖全区乡镇及教育系统,影响深远。

  群众自发参与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丹徒区将群众主体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年初就在各类媒体发布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各类文化活动项目,组织“谁是你的‘菜’”年度文化活动评选,让群众自主“点单”,很多年轻人成为民间文艺团体的骨干。三十出头的辛丰镇农民史俊俊喜爱锡剧,周边有演出时,放下锄头就登台,成为当地民间文化活动的新秀。吴宝成培养的农民票友多达数千人,分布在全区各地,成为民间文化的主力军。荣炳盐资源开发区66岁的农民田小锁,自幼残疾,对音乐十分喜爱,2006年成立了一家演艺有限公司,演出遍及丹徒全区,在周边县(市)也赢得较高的知名度。2013年他成立了阳光残疾人文化艺术团,成员全部是残疾人,每年在区内外演出20多场。他本人多次被省广电总台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去年还获得国家文化部优秀院团奖励金。

  本报通讯员 陆 萍 朱则野

  本报记者 晏培娟 朱新法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邗江区推动畜禽养殖向绿色循环转型 下一篇泰州村民办事既风光又不铺张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