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贤林:十万农民工的编外德育老师
芜湖县农村人才培训中心主任陶贤林,25年坚持在培养传授农业技能的同时,积极传播道德风尚,先后有10万农民工走进他的“文明道德讲堂”,被称为“农民工的人生导师”和“企业员工的德育老师”。
芜湖县农村人才培训中心主任陶贤林,出生在农民家庭,毕业于农业学校,干得是农村工作。25年来,他植根基层,矢志不移,执著事业,充满激情,积极传播道德风尚,感动了身边一个又一个农民工朋友。他是芜湖市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的讲师。他在课堂上那激情飞扬、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让多少人震撼、激动,并从中获益。他被尊称为“农民工的人生导师”、“企业员工的德育老师”和“职业学校的编外辅导员”。
“感情加激情,就能敢想敢做敢担!”
陶贤林刚参加工作时,芜湖县是个农业大县,当时农村富余劳力多,农民打工难、收入少,是县委、县政府的一块“心病”。为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1992年县委、县政府设立了农村人才劳务服务中心,组织农民外出务工。陶贤林不怕困难,勇挑重担,10多年间跑遍了“长三角”地区,积极与企业对接。自1993年至今,在35万人口的小县城里已成功转移农村富余劳力5万余人次,实现农民增收8亿多元。
为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正当权益,他自学法律法规,每月安排10天深入用工单位,为农民工提供维权和后勤服务。针对农民工道德与法制素养不高的实际,陶贤林收集资料自编教材,为农民工开讲第一堂道德课,教他们做人做事做工,帮助他们实现由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25年来,已有10万农民工听过他的课,经他培训的农民工品德优秀、遵纪守法,企业乐意接收!
该县红杨镇农民吴素珍,打工回乡创办服装厂,倒闭后心灰意懒,听了他的课后,再次重振精神,创办了一家鞋厂,现年产值达400多万元,解决了50多名妇女的就业问题。2010年,当吴素珍获得“安徽致富带头人”称号的时候,她说她这一生最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就是陶贤林主任。右手残疾的农民万贤兵,2009年4月听了陶主任的一堂课后,便立志投资搞生猪、土鸡养殖,现在的养殖规模达15亩,年效益20余万元。“听了你的一堂课,我受益匪浅,希望你成为我的终生老师。”万贤兵给陶贤林发了这样一条短信。人们问陶贤林为什么工作起来有如此的闯劲和热情?他说:“感情加激情,就能敢想敢做敢担!”
“把农民工的个人事情,当成我自己的事业做”
随着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2006年起,企业用工矛盾日益凸显,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心也由“劳务输出型”转为“劳务输入型”。已担任10年劳务服务中心主任的陶贤林,开始调整自身角色,为本县开发区企业组织招工服务。他在全省10多个职业学校建立了招工驻点,在泾县、岳西和贵州的兴义培育了一批招工代理点,在宣城地区多次举办大型招聘会。5年来,已成功为县开发区输送工人达6000余名。
陶贤林按照企业的用工需求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次都要先为新员工上一堂人生课,深受到企业和员工的欢迎,很多员工听了一次、二次还不够,第三次还带着朋友或家人一起听。听他讲课的人越来越多,请他讲课的单位也越来越多,有党校、职高、企业、镇村、专业合作社等,陶贤林现在每年授课达100场近万人次。2011年,芜湖强振紧固件公司请他讲了14次课,每次300多名员工全部参加。因为常年授课,陶贤林患了声带息肉,他悄悄去医院做了手术,休息半个月便又走上了道德讲坛。
“如果对农民没有感情,我的工作就不会充满激情”
陶贤林不但是道德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践行者。“有困难,随时找我!”他给外地农民工每人发一张自己的名片,承诺24小时服务,每年要发出4000多张名片。每天要接听100多个电话,80%是来自农民工的,有求职的、有报名参加培训的、有咨询农业政策信息的,甚至还有孩子入学、生病求助的,每一个电话他都认真对待。
枞阳县牛集职业高中学生张文兆,2011年9月被招进县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一天晚上10点多,突然生病发烧打他电话,陶贤林不顾天黑路远,立即赶去送他到县医院,帮他找医生,代付医药费,陪护至凌晨1点才将他送回厂里休息。与芜湖县达成学生实习就业定向合作协议的凤台县职业教育中心、枞阳牛集职高、安庆职教中心3个学校的领导都表示:“芜湖县有好的企业,有陶贤林这样好的干部,我们的学生去那里,我们放心!”学生陈海鹏说:“陶伯伯,如果我在企业干不好,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
“让打工者安心、让家人和学校放心、让用工单位舒心”这是陶贤林的工作追求。他真心真情真诚地志愿为农民工服务,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农民朋友称他是:务工的带领人,做人的引路人,致富的贴心人。他负责的农村人才培训中心也屡获殊荣,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劳务输出先进单位、全省阳光工程培训先进单位;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