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似火 余热再生辉
在泗阳县有一群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在步入人生的晚年后,离职不离心、退休不褪色,依然心系家乡的发展、心系青少年的成长。
喻承宪老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春天的早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我们来到了喻承宪老人的家中。1991年从泗阳县建设局领导岗位上离休的喻老,虽然今年已经是85岁的高龄,但他的身体仍然硬朗,耳聪目明,精神焕发。离休后的喻承宪“退而不休”,担任泗阳县党风建设监督员、城镇管理监督员、泗阳县委组织部长联络员等,仍然心挂党的事业,情系群众的切身利益。
爱心洒向贫困村
喻老常常念叨:“我也是农村人,也曾吃过苦,是党培育了我,现在虽然日子好了,但仍然有生活困难的人。我们全家都有工资收入,我们有能力去帮助他们改变生活现状奔小康。”
离休后,喻老还保持了当年常下基层深入群众的好传统、好作风。他到南刘集乡孔圩村探访,看到村民孙宝业身患严重糖尿病,本人瘦成了一把骨头,爱人又痴又哑,生活不能自理,老母亲双腿残疾,靠双拐走路,家里茅草房大窟小洞,上不遮雨下不挡风;老家穿城镇新桥村的卜连生等贫困户家也是如此,这一幕幕,牵动了喻承宪的心。他又是掏钱又是募集资金为他们重新建房。孙宝业等贫困户搬进了新居,从此不再经受风吹雨打,心里充满了对喻老和政府的感激,特意托人在大门上贴上了对联,上面写道:扶贫政策暖人心,喜进新居谢党恩。
看到穿城镇新桥村4组的喻敏考上了淮阴师范学院,可是因父母常年生病,家里欠债累累,面临辍学的困境,喻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来到孩子家中,送上了1200元钱。看到有的贫困户因没有钱买化肥,他又从工资中拿出钱来亲自跑到县化肥厂先后买了80包化肥,送给30户贫困家庭追水稻,使他们的收成不受影响。
两年间,喻承宪共为村里协调贷款4万多元,帮助26户贫困户发展副业。解决学杂费、学习用品计2600元。投入3000多元为孔圩村解决交通、农田水利设施问题。还发动全家,为贫困户捐献衣服、鞋子、电视机等日常生活用品,为贫困户解决日常生活的困难。由于帮扶工作出色,他于2003年被授予县十大文明市民标兵荣誉称号。
参与工程硕果丰
自从1984年退居二线,直至1991年办理离休手续,喻老一天也没有清闲过。县政府根据他原担任县水利局和住建局领导的工作特点,加之他身体健康,对泗阳建设工作的支持,相继聘请他在重点工程泗阳复线船闸担任工程处第一副主任、临时党委副书记,在城西港口、永阳服装有限公司生产楼、北环路、北包河治理工程指挥部任副指挥。1993年至现在,泗阳县政府又聘请他为县党风建设监督员。每一项工作,喻老都脚踏实地做着。
复线船闸工程任务大,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经过各方努力提前交付使用,工程经验收质量好,又为县节余200多万元资金。城西港口和服装生产楼建设快、质量好,两工程均提前竣工,港口工程在总结验收中受到交通部门书面表扬。北环路建设中,喻承宪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县委县政府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喻老这样为泗阳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老干部还有很多,他们退而不休,仍在不断发挥着余热,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为全县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人生的画卷上涂抹上最绚烂的色彩。他们以奉献为乐,树立了老干部的良好形象,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闪光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