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正在进行志愿讲解
张鹏有两个身份,工作时间他是北京同仁堂下属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业余时间他是北京三大著名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华世纪坛的义务讲解员。虽然是80后,但张鹏在圈内却是名气不小的“老资格”,早在2002年他上大学时就加入了国家博物馆志愿者行列,到现在他的志愿服务时间已有3000多小时。他常常说:“博物馆不是用来逛的,而是用来享受的,我希望通过讲解,让参观的人知道更多的知识,体会博物馆的美好。”
放假时,你会如何计划假期?是在家里睡到天昏地暗不理外物,还是与各路朋友吃喝玩乐放松神经?张鹏的选择是担任义务讲解员,把宝贵的休息时间用在无偿为别人讲解上。2002年国家博物馆招聘北京第一批博物馆义务讲解员,无意中得知消息的张鹏决定去试试看,没想到最后一个报名的他却是头一个被录取的,自此他就踏上了漫漫的志愿讲解之路。9年来,每个周末张鹏都风雨无阻出现在博物馆中,为游人带去有趣的知识和愉快的心情。
虽然并非出自专业,但9年的讲解生涯让张鹏多了很多感悟和思考,由此他也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解风格。很多游客无意中听了他的讲解就会“上瘾”,从而成为“回头客”,其中还包括那些对博物馆兴趣不大的小朋友群体。张鹏从来不会给孩子们简单地灌注大道理或者枯燥的讲解词,而是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图案、色彩、故事等孩子感兴趣的方面,用故事吸引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知识就自然地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了。
义务讲解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轻松。张鹏的周末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一般他会提前几天将自己周末的讲解场馆和时间贴在博客和微博上,供有需要的网友参考。每个周六他总要安排三四场讲解,别看每次讲解可能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张鹏往往需要准备6个小时,而在6小时之外,是他9年不断的知识积累。但张鹏说,对于愿意分享文化和艺术的人来说,做讲解员就不会觉得辛苦,反而还会上瘾。在张鹏看来,博物馆讲解员的任务不仅是介绍展览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观众对文化的兴趣和敬畏心,他对讲解员的定义是文化分享者。
9年来,因为讲解,张鹏多了很多忠实的粉丝。在他的影响下,大家对博物馆和文化多了一份了解和喜爱,为了大家共同的爱好,张鹏建立了一个用于分享的公益组织——四月公益。他带着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参观博物馆,一起组织相关的活动,策划实施“大手牵小手”打工子弟学校进博物馆、博物馆进社区等活动。“知识需要传递才有力量,我希望我和我的朋友能将博物馆的乐趣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报记者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