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和老娘先救谁呢是道德暴力
老婆和老娘同时落水,先救谁?相信不少男同胞都听过或者被问过这个“经典问题”。7月22日,这一幕在安徽真实上演:面对同时落水的妻子和母亲,28岁的小伙子郭某,先救起了妻子,又赶紧将母亲救上岸。事后,娘说“我不生气”,但爹表示他很生气。(7月25日《武汉晚报》)
这看上去似乎真是一个问题。父母有生养之恩,妻子是终身伴侣,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二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没有孰轻孰重。当两条平行线在危机关头出现“重叠”,“先救谁”让人进退两难。
这显然正是“娘和媳妇先救谁”命题引发舆论关注的关键所在。然而,我搞不明白的是,救人无分先后,无论是先救母亲还是先救妻子,都大可理直气壮。为什么非要假以道德的名义,在“先救谁”上浪费无谓的口水——“先救了谁”就一定意味着“对不起谁”吗?这是一种何等悖谬的逻辑!
同样的问题设定,在正常社会中一定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当危难来临,更应考虑的是救人的行为理性,“先救谁”要看具体情况,而不是根据道德压力——甚至,想到先救谁就去救谁,不能说先救了媳妇,就是对母亲的不孝和不仁不义。这才符合正常的人性。若是在救人之前,还要进行一番“挣扎”和“抉择”,只能说明救人的行为理性中掺杂了太多虚幻和狭隘的东西。
在我看来,“娘和媳妇先救谁”——这种极具强迫性的道德选择,反衬出我们在道德价值观中的假大空和虚妄的一面——在很多事情上,我们总是做得太少而喊得太多,对别人苛求太多而对自己检视太少,道德的主张很容易异化为道德的暴力——不管能不能做到,也不管怎么做才更理性,都须先满足心理上、道德高点上的快感。
如果说充斥于互联网平台上的“人肉搜索”和一哄而上,代表着一个极端的道德专制;那么,“娘和媳妇先救谁”的炮制出炉则隐喻着另一个极端的道德暴力,是披着道德外衣的、被娱乐化了的二元对立。这种自设自问、无事生非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暴力命题,在这方面喋喋不休,实际上正是对道德的戕害。当然,对于一些哄客们来说,“先救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围观”过程中的情绪宣泄和欲望满足。(陈一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