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刘志权
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不是设备,也不是制度,我们需要更多为老百姓服务的爱心,对公民健康权必要的敬畏。
这两天连续有两个有关口罩的新闻。一则是违规征地事件中,某位官员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戴口罩,称“有权不上镜”;另一则是,由于空气中的强烈怪味,韶关曲江大坑口小学的孩子不得不集体戴着口罩上学。
口罩是违规官员的遮羞布,也是那些乡村孩子保护自己健康权和教育权的脆弱屏障。
看着那些戴着口罩上课的孩子,感觉是辛酸的。“山清水秀”也许原本是自然对他们贫困生活的补偿,但现在,这样的赐予也被剥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新鲜的空气难道不是他们的天然权利?是谁迫使他们在健康与接受教育中作两难选择?
当孩子们采用口罩来抵挡侵袭健康的污染气味时,环保部门应该羞愧。
在曲江事件中,怪味的来源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当所有村民都把矛头指向了学校百米之外的铜硫原矿选矿厂时,环保部门却另辟蹊径,他们强调怪味与矿厂无关,把源头指向更远处的废旧电线、塑料垃圾焚烧场。
环保部门也许是对的,尽管在报道中,他们的主要检测手段也是“闻”和“感觉”。但是,面对长时间的“刺鼻,呛人,舌干,头疼”的怪味,面对学生肺炎和戴口罩上课的现实,他们有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有没有用最基本的排除法?另外,如果确认怪味与矿厂无关,那么,在媒体公开报道后,忙不迭地“责令矿厂暂时停产”道理又在何处?
关于怪味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近年已有颇多报道。这类事件基本上遵循同一模式:曝光之前,老百姓都闻到了,环保部门的仪器却“闻”不到,肇事企业总是“手续齐全,环境检测合格”;曝光之后,企业总在模棱两可的“勒令整改”之中;真正严厉的究责总是姗姗来迟,往往要以群众健康业已失去的事实为代价。
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没有止境。永远会有少数不良企业,对利益的贪欲超过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在此情况下,政府和相关部门本应当承担把关人和守护者的角色。但可悲的是,基于对GDP的片面追求或者其他原因,相关部门往往不是站在老百姓的这一边,更像是污染企业的发言人。也许,有关部门的观念的确需要改改了。
具体到曲江事件,我们缺少的其实不是技术,不是设备,也不是制度,我们需要更多为老百姓服务的爱心,对公民健康权必要的敬畏。当仪器检测不出问题时,主管部门所需要做的,其实只是放下架子,走进那些戴口罩的孩子中间,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