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11月14日,南京气象局官方微博“南京气象”在预报中出现了“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数值,该条“特殊”的微博立刻被南京市政府官方微博“南京发布”转载,并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被一些网友认为“意义非凡”。但仅仅几个小时后,该条微博就被以“误发”为由删除,发布者也被追责。南京气象局相关负责人称,删除是因为他们对此数据没有发布权。
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南京市气象局闪发闪删的举动,不免让人感到遗憾。既然气象部门有能力监测PM2.5数据,也迈出了第一步,并赢得广泛赞誉,何以又匆忙删除?公布一个公众很想知道的数据竟被追责,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南京气象”回应态度比较诚恳,其潜台词可能是气象部门受到了某种不便明言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公众围观,也可能来自某些权威方面。比如说,气象部门“擅自”发布城市PM2.5数据,会不会引发公众对南京真实空气质量的批评指责,甚至影响南京的城市形象?
其实,有关部门的担忧纯属杞人忧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现在的指导值,PM2.5每立方米小于10为安全范围,超过20就属污染超标,而南京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是75。尽管如此,南京气象局公布PM2.5数据,却并未引起恐慌,相反还赢得很多赞誉,由此可见,民众对真相的承受力被大大低估了。
退一步说,即便真相的披露短时间可能引发一些民众的不满,并给政府部门带来一定压力,但从长远看,随着政府在空气数据上的持续公开,这种不满会很快消弭。毕竟,有真相才有可能形成社会共识,并提升解决问题的动力。
环保部近日通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版已经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也鼓励各地主动提前实施。南京有关部门何不大大方方地将已有的PM2.5数据公布出来。若能如此,必将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对改善空气质量大有好处,对南京的形象也有益无害。
□胡印斌(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