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让城市生活“倍儿爽”
2月2日下午3时,郑雪绮准时坐在中山市志愿者协会的值班室,开始接听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的工作。电话那头,有举目无亲的失独老人,也有在青春期彷徨的青少年。面对这样的场景经年屡月,郑雪绮在这个岗位上已坚持了近10年。和郑雪绮一样在春节仍无私地做着志愿者工作的,还有数十位志愿者,他们或是上门探望老者,或是通过话筒传递温情。(2月4日《中山日报》)
一根热线,两端温情。这是城市即景,却是文明长卷上最旖旎动人的一帧。在万家团聚的日子里,孤寡老人更需要慰藉,于是,电话那头,总有一份温情的守候。谈谈心,散散步,扶一把,搀一程,或者是力所能及的搭手,或者是雪中送炭的问候……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付出,却让365个平凡日子生动起来、芬芳起来。志愿者赠人玫瑰,城市手有余香。
在中山,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并不鲜见。从中山“最年长义工”胡汉伟,到2008年就启动的志愿服务社会化探索,无论是点上的“人”与“事”,还是面上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中山的志愿服务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志愿精神在国际上的定义有三:一是志愿,二是不为报酬,三是利他。
西方有学者指出,“如果说人类发展前500 年是技术革命带动全球的经济发展,那么今天,人类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后500 年社会学、社会服务将成为地球上生存的重点,人类也将开始重新调整自己。”调整是一种重塑,而重塑是新的力量整合。2008年以来,历经一系列重大灾难与国际活动的洗礼,中国的志愿精神已经从顶层设计到坊间田头,内化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兑现为转型期的公民责任感与多元社会的公共道德感——也正因如此,他们比“感动中国人物”少了一份悲情,多了一种更人性、更亲切的社会责任。西方志愿者起源于罗马时期的博爱精神和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救赎理念,借助义务工作表现出人性的爱及弘扬宗教之善;而现代志愿制度的确立,则是为了弥补政府对社会供给的不足,整合民间力量雪中送炭。在城市,这样的志愿精神是现代生活的润滑剂,化解着工业化的冰冷;是公共服务的“小伙伴”,补位着公权职能的短板。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事实上,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与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异曲同工的价值取向。志愿精神的精髓是“爱”——最宏大的爱,是爱自己的祖国;最真实的爱,是爱自己的工作;最温润的爱,是爱公序良俗,守得住底线、敌得过下限。
现代志愿精神一旦“中国化”,其实就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员。它让城市文明天清气朗,让城市生活“倍儿爽”。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