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慈善车轮”在爱心路上转动
2013-04-30 07:05:1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104次 评论:0

 “慈善车轮”,在爱心路上不停转动
 

    南通“修车老人”胡汉生风雨14载坚守修车摊点,将修车赚来的钱一元一元地积攒起来全部捐出用于慈善的事迹,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4月18日,省委书记罗志军专门作出批示:“胡汉生老人的事迹值得我们很好宣传、学习、弘扬。”本报于4月24日在A1版刊出人物通讯《修车老人胡汉生的“非常账本”——一元一元攒 一万一万捐》。

  “采访过那么多好人,像胡老这样完全没有私心,如此高龄多年且持之以恒做慈善的,真的很少见。”多次来南通采访的《光明日报》记者丁奕由衷感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景明表示,在采访中他的心灵时时受到冲击,“老人家做的,都是一件件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事,却爆发了巨大的正能量:做小事,行大善。”
  网站、微博等新兴媒体连日来持续转载、评论老人的凡人善举。仅新浪、腾讯微博上,关于“修车老人”的帖子就有近9万个,转发、评论20余万次,阅读量超过2000余万人次。百度上相关搜索结果已达723000条,无数篇报道,凝聚成一股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恰如知名媒体人詹国枢的点评:善良,像烛光,照亮世界。
  伴随着胡汉生慈善事迹报道的推出,我省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学习热潮。连日来,省文明办、南通市总工会分别追认、追授胡汉生为“江苏好人”、“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南通市文明委发出学习决定,号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南通市委副书记陈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胡汉生老人的事迹,集中展现了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精髓,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老人“心怀大爱,持之以恒;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心怀感念,无私奉献”,是当今社会存好心、做好人、干好事的一个典范,也是南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杰出典型和生动诠释。南通市社会学会副会长、通大附院党委书记张涛教授感慨:“胡汉生老人的《修车小结》是一面人生观的镜子,让我们都去照一照,反思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怎样寻求人生目标。其实,汉生老人是幸福的,他在行善社会、乐于助人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修车老人的凡人善举,激荡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心。“行善不论大小,随时随处尽心尽力就行”,这样的精神需求,转化成正能量在社会广为扩展。20日下午,港闸区举行一季度经济城建工作点评会,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与会人员现场开展向“汉生爱心互助协会”捐款活动,短短10余分钟,便募集到4.6万元爱心基金;22日下午4时,“修车老人”胡汉生的次子胡振华走进市慈善总会,代表父亲向雅安灾区捐款1000元,如今他接过父亲的慈善“接力棒”,承担起了“汉生爱心互助协会”名誉会长的担子,“完成老人的心愿,继续做好事”;22日下午,在南通市永泰社区内的临时医疗站里,4名白衣天使正为排队的居民量体温、测血压。南通市六院急诊护士黄丽告诉记者,她报名加入港闸区的志愿者组织,“汉生老人的事迹告诉我,积小善也能成大德,帮助他们自己也能得到快乐,实现人生价值。”
  一位普通而高尚的慈善老人虽然走了,他留下的朴实情怀却正释放出强大的时代精神正能量,引领更多的人跟上来,接力推动老人留下的慈善车轮转动下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二商集团向雅安捐助赈灾食品 下一篇陈太英“我的家就是他的家”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