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小乐团奏响民乐传承音符
■今年8月组建的璜泾镇文化中心少儿民乐团由40人组成,乐手最小8岁,最大12岁,他们坚持每周六聚在一起排练;
■乐团的组建人吕友良说,他有信心,明年,让这支新生的少儿民乐团登上舞台拿出成熟的作品;
■乐团免费招募,训练的一切费用由文化中心承担,希望把最纯正、最传统的民乐发扬光大。
丝竹声声,绵长悠远,柔情似水,每周六下午,璜泾镇文化中心就会传来优美流畅的琴音,今年8月新组建的文化中心少儿民乐团正在排练曲目。这支由40人组成的民乐团里,最小的乐手只有8岁,最大的也不过12岁,但他们个个身怀一技,小小年纪民乐水平都在3级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9级、10级。在前不久的太仓江南丝竹比赛中,他们还捧回了大奖。
小小民乐团“五脏俱全”
江南丝竹的演奏,可以三五成曲,这40人的乐团如何配合成就一曲妙音?笛子和二胡自然是乐团不可或缺的主角。琵琶和阮也是乐团的“中流砥柱”。琵琶清脆,阮音浑厚,两者相辅相成。作为曲目节奏核心的打击乐也不可小觑,镲、小锣、木鱼在小乐手的击打中,拿捏整个曲子的轻重缓急。而令人颇为惊讶的是,江南丝竹的乐团里还出现了西洋乐器——大提琴,据乐团的组建人吕友良介绍,音乐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民乐中融入大提琴,是为了加深曲子的厚度,使得整个乐曲更加浑厚悠长。
小小民乐团里,常见的、不常见的乐器足有近10种,可谓“五脏俱全”,小小乐手们手持乐器,优美的旋律就这样流淌出来。指导老师总是在小乐手身边,偶尔手把手地纠正。吕友良告诉记者,民乐团免费招募,训练的一切费用由文化中心承担,希望把最纯正、最传统的民乐发扬光大。
小小乐手乐在其中
10岁左右的孩子,正是爱玩的年纪,怎么会愿意在这里“正襟危坐”几小时呢?
记者留意到一位弹琵琶的小男生,个头不大,皮肤白皙,他叫董文清,今年12岁,已经通过琵琶8级考试。在很多人印象里,琵琶阴柔,多为女子弹奏,但在乐队里,男孩子弹琵琶并不奇怪。小董告诉记者,当初是他自己选择了这门乐器,3年弹下来,他对琵琶的兴趣越来越浓,根本不需要父母督促,他已经学会用琵琶来诠释自己的快乐,也正因此小董成了琵琶手里的翘楚。
另一边,拉二胡的孙士轩正在休息,原来拉弓的右手上的老茧被磨破了,疼得厉害,趁排练的间隙他对着伤口吹吹气,但他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散。拉了3年二胡的小孙今年12岁,他告诉记者,没有人逼着他练习,只是自己乐在其中,手磨破了却还割舍不下,坚持来练习。
除了小董和小孙,乐团里每一位小乐手都沉浸在音乐带来的欢乐里,吹拉弹唱中,他们也如大音乐家一样,或闭眼倾听,或随节奏摇摆,早已沉醉其中。
传承“丝竹第一镇”美誉
乐团里,不仅有活跃的小乐手,还有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小琳钰的爸爸几乎每次练习都陪在女儿身边,但他只是远远地坐在角落看着女儿。“没想过她在这上面一定有所成就,只希望她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陶冶情操,愉快成长。”琳钰爸爸说。
和琳钰爸爸有着同样心思的家长占大多数,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璜泾有这样的氛围,他们也感到自豪。“璜泾的丝竹文化渊源甚深,不能因为现代化的建设把这些传统的东西荒废了。”吕友良表示,组建这样的乐团,就是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发扬,璜泾“江南丝竹第一镇”的美称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他认为,在少年中普及民乐,是发扬地方民乐文化的关键,今天的这些新生力量代表着明天的地方实力。他有信心,明年,让这支新生的少儿民乐团登上舞台拿出成熟的作品。他也将带领他们走向更大的舞台,把璜泾的江南丝竹带向世界。太仓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