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营销理应被“点赞”
元旦钟声还未敲响,朋友圈就被一则名为《猴王世家》的广告刷屏,六小龄童成为2016年刷爆朋友圈第一人。
虽说猴年说猴,美猴王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艺术角色,他的代表性是无可替代的。但广告毕竟是一种营销,营销又往往与利益挂钩,广告首当其冲成为营销牟利的最佳媒介。由于目前市场上广告质量参差不齐,加之虚假营销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们对广告颇有成见。何况近几年西游产品屡见不鲜,章老频频拿出家世做文章,难免有作秀之嫌。难怪有人说,年轻一代谁还愿意听一个老头叨叨半天?
营销或有夸大之嫌,但我们愿意去相信、去聆听这样的传奇故事,以及它背后的猴戏文化。若不是这样一位老人的偏执,我们或许只记得西游记里的那双火眼金睛,却难体会练就真功夫所付出的“八十一难”;若不是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西游作品,我们也无法比较出中国传统文艺的演变和缺失。而章老在这时恰到好处地出现了。正如广告中所说,猴戏不是章家的,是全中国的。当中国传统文艺通过如此“走心”的营销手段包装推广,打动人的就不仅仅是一则广告,而是一代人的记忆。
“练就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感染我们的或是每个人对猴戏的情怀,亦或是章老17年的执着。笔者也钦佩这种用一生铸造经典与永恒的精神和毅力!从“活猴章”到“赛活猴”直到“六小龄童”,最难的莫过于突破,而章老却超越了家族世袭的鼎盛,将86版美猴王推至影视作品的新巅峰,虽然比不上现如今华丽的影视特效包装,但百看不厌的美猴王形象已悄然成为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这便是此次营销的成功之处,它在推崇传统文化时、在猴年来临之际、在人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恰到好处地拿捏了一把。观者或嗤之以鼻、或感慨万千,无论它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谁不愿意听儿时的英雄叙一叙家常呢?
“温情牌”或成为“老俗梗”,但在现如今这样一个情感缺失的社会,更需要充满正能量的影视作品来填补人们内心的空白。无论是否算作一种营销,只要它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便是值得“点赞”的佳作,便无法用价值来衡量,更何况是这样一部经典。(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