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造水城,万一“失策”怎么办
据报道,缺水的西安,最新的发展规划却是成为一座水城,正在努力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所谓“八水润西安”新胜景。为此,西安目前已建、在建、规划建设的人工湖已达28个,水面面积将超过5个西湖,造价总计逾百亿元。(9月4日《东方早报》)
真是大手笔,听起来相当美,想起来很令人憧憬,如果这些人工湖都能顺利建成并发挥出充分的功用,那么西安这座城市简直就等于脱胎换骨,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也正因为这一动作太大了,对其诸多的困难及可能的结果,不能不认真地讨论一下。
挖这么多人工湖,涉及财力,涉及环境,涉及水资源,涉及社会秩序和大批家庭的生活,其影响是全方位的。比如从财力上说,虽说政府目前直接出资只在1/3左右,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这种工程的后续投资很可能是个无底洞。据悉,汉武帝时期建成的昆明池,存世950余年至唐末时因国力衰退难以维护而干涸。现在,西安不仅要原样恢复昆明池,还要另外多建几十个湖,即便财力上是允许的,但怎样才能证明花这么多钱是合理的呢?如果多数纳税人不同意这么花钱,又该怎么办?
更直接的难题,是水资源的获得利用和地质灾害的防范。几百年来,西安一带一直是干旱之地,这是人力难以逆转的自然现象。干旱之地一下子造出这么多水景观,会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会不会让城市出现地质问题?据悉,由于土质酥松,西安已经出现了由于湖水滴渗,使周边人家地下室进水的问题。
挖这么多湖,必然涉及大量拆迁。而大量拆迁,一是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二是其后的公平问题如何保障,三是临湖区域的房价攀升会导致诸多的“富人区”形成。这些,对于一个城市的和谐与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都是很值得探讨的。
所以,西安在实现造水城的梦想之前,必须首先回答好这样一个问题:万一此决策最后被证明是失误的,应该如何善后?有鉴于此,希望西安对该规划多做几次不可行性的论证,多多征求一下当地纳税人的意见,谨防工程烂尾,无法收拾。郭之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