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发展网络文化就要促进精神富有
2012-09-08 06:25:55 来源: 作者: 【 】 浏览:905次 评论:0

发展网络文化促进精神富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加快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部署,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目标,并把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作为我省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省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浙江内核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为我省文化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明确了任务。

  当前,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技术更新的不断加快,网络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对文化构成、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方式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在或者说已经崛起,而且在今后的长时间里,网络文化一定会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人们文化消费习惯的加速改变,不断显现出在整个文化格局中的重要性。如何科学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推动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已经成为我们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实现精神富有的重要内容和现实课题。
  A 确立“一个理念”
  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实现精神富有的进程中,要把网络文化建设摆上应有位置切实加以推进。
  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强势崛起,互联网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和文化载体,对社会文化各个领域都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渗透性,它已经成为现代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的重要平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家园,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场所,对外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网络以其广泛的受众参与性、传播互动性、信息便捷性和平台开放性,正深刻影响着人们思想和文化发展进程,在现代文化的创造和传播中占据日益突出的地位。截至今年6月,我国已有网民5.38亿,网站总数250万个,有超过半数的网民使用微博,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的用户数也都接近或者超过4亿。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平台支撑,彰显着网络文化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同时,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也极大影响着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的融合、承载和体现,并使得传统文化在表达、创作、传播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种变化,除了文化传播形态的改变外,还表现在大量新文化样式不断涌现并得到社会认同。如网络文学逐渐被纳入茅盾文学奖等主流文学的评价范畴,数字出版被视为出版微利时代新的增长点,网络游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微小说”、“微童话”、“微电影”等“微文艺”有效满足了网民碎片化的文化需求。可以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形态一起,构成了当前文化的多重架构并成为促进两者融合的中介,在文化创造、精神塑造、思想传承等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和任务。
  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实现精神富有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才会以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举措,去着力推进网络文化的发展繁荣,促进其在实现精神富有目标中作用的发挥。
把握好“三对关系”
  网络文化本身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建设发展也是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三对关系。
  要处理好坚持网络文化先进性与提倡网络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弘扬主旋律,是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网络社会不是商品自由市场,网络文化也不是无精神原则的自由行为。如果放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这个前提,任由错误思潮、低俗甚至腐朽文化在网上传播,必然会出现网上思想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背离的局面,造成相互对立的两个文化舆论场。另一方面,发展网络文化还要适应社会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多变的客观现实。要在坚持先进性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推动网络文化的多样化,大力促进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网络文化和谐发展,形成一个既尊重个人创作自由,又保持良好传播秩序,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网络文化氛围。
  要处理好建设发展与有效管理的关系。发展网络文化,繁荣是目标,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在促进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繁荣。这些年来,我省网络文化阵地和网络文化服务供给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伴生一些问题,如网上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网上非理性言论和不良信息时有出现,低俗甚至色情、恶搞甚至欺诈等失范行为也有发生。但是,如果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片面地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那是偏离了对网络社会的科学认知。同样,认为网络就是自由表达的江湖,可以随心所欲的“任我行”,那也违背了网络社会发展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坚持重在建设,立足加快发展,积极开发运用,用更好更快的建设推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加快建立一整套与网络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发展繁荣网络文化提供应有的支撑和保障。
  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推进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网络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全民工程,无论是发展繁荣公益性网络文化事业,还是做大做强经营性网络文化产业,都要充分调动“两端”的积极性。即,既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建设的规划、投入和扶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又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社会网站和广大网民广泛参与网络文化建设,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活力,从而形成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我省始终大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互联网站和民营网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文明诚信的办网氛围,积极推进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网络文化活动,所取得的良好成效表明,只要实现政府主导推动与社会广泛参与的有机结合,就能推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增强“四种能力”
  扎实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有效发挥网络文化在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实现精神富有中的积极作用,关键要体现“四种能力”。
  推进网上主流阵地建设,增强网络文化传播能力。网站是网络文化创作生产的平台,是网络文化产品传播的载体。当前,推进网络文化建设,要注重加强网络主流阵地建设,努力形成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知名商业网站相配合、各类网站积极参与的网络文化传播格局。
  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我省目前尽管已有109家网络媒体,基本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特别是像浙江在线、新蓝网、杭州网、中国宁波网、温州网等网站发展速度和水平稳步提升。但总体而言,我省网络媒体自我发展能力还不高、社会影响力还不大、优质内容资源集纳功能还不强。要将重点从设点布局转移到强化内功上来,继续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新闻网站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开拓运用新业务,提升自身经营发展能力,以品牌立网,真正形成网上主流传播优势。
  推动建设一批特色文化网站。我省文化教育类网站在网站总数中占比不高,小、弱、散问题较为突出。要选择部分有较好基础的网站,加强扶持培育,发挥它们在各自领域中的骨干作用。要注重差异化、突出地方性,大力建设完善文化艺术、音视频、网络出版等网上传播体系,构建网上主流信息传播集群,提高对网民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能力。
  发挥各类社会网站特别是知名商业网站的作用。注重通过经济、法律等杠杆,充分调动它们参与网络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健康网络文化在实现精神富有中的积极作用,首先是要推动网络从业者、网络管理者成为精神富有的人。要加强对网络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
  强化网上内容建设,增强网络文化供给能力。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是增强网络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的关键所在,是满足网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重点是做好以下工作。
  以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传统特色、时代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网络文化创作生产的重要源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
  实施网络文化精品战略,增强网络文化原创能力,努力打造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浙江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
  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发挥省内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优势,加快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点建设,着力构建面向广大群众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网络文化市场主体,重点推动网络影视产业、网络出版产业、网络娱乐产业发展,积极推动网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网络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我省网络文化创作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增强网络文化引领能力。在网络文化的多元中谋主导,在网络文化的多样中求共识,是当前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严峻挑战。近年来,我省网上主流舆论虽然占据主导,但噪音、杂音也时有发生。因此,始终坚持网络文化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增强网络文化的引领能力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社会主流价值观特别是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网上宣传,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讴歌优秀典型和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引导网民追求真善美,弘扬新风尚。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唱响网上主旋律,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形成科学发展、和谐共建的网上主流舆论。
  加强网上热点问题引导。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新闻报道、网络在线交流、网民留言办理、政务微博互动等途径,解疑释惑,在通达社情民意中疏导公众情绪,引导网民理性讨论、健康表达。四要完善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表明政府立场态度,主动回应网上关切,实现网下处置和网上引导有机结合。
  坚持科学有效管理,增强网络文化保障能力。提高网络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安全保障,也是网络文化建设有序推进的长效依托。当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管理力就是建设的保障力。在发展网络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扣紧依法、科学、有效管理这个环节。
  加强行政监管。进一步完善全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体系,落实好部门管理和属地管理责任,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
  坚持依法管理。深入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清理整治政治类有害信息和网络淫秽色情等低俗信息,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切断黑色灰色利益链条,不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形成良好文化生态。
  强化网站责任。网络文化建设的平台是网站,网络文化传播的主体也是网站。要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把管理责任真正落实到网站。注重发挥好各级互联网协会、网络文化协会等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行业的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引导互联网企业自觉落实依法办网、文明办网要求。
  强化社会监督。建立网络信息评议机制和网站信誉公示制度,发挥社会力量特别是网络文明志愿者和新闻媒体参与网络监督评议的作用,形成共同营造和谐网络文化氛围的强大合力。
  总之,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正面临着复杂的情况和严峻的挑战。能否把互联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文化新平台,真正成为实现精神富有目标的新渠道,取决于我们的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实践,更取决于我们的不懈努力。
  【作者吕建楚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上一篇对准基层接通地气开创新闻工作 下一篇旱地造水城万一“失策”怎么办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2 Xun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18397号  迅哥有约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8号  联系电话:0527-82168048

苏公网安备 32131102000247号